中大促政府推多重誘因「谷針」

2021-06-04 00:00

(星島日報報道)新冠肺炎疫苗計畫開展三個月只有約兩成人接種第一劑疫苗。中大醫學院在四月二十三日至五月八日,向約一千二百名市民電話調查,只有兩成五受訪者半年內會打針,未打針主因是對出現死亡和嚴重副作用病例而卻步,亦對政府缺乏信心。調查亦發現,並無任何單一措施,有助大幅度影響市民接種疫苗意願,促政府推行「多重誘因」,鼓勵市民打針。城大學者更表示,社區疫苗接種率至少達七成,才可達致群體免疫;惟按目前每日只有三萬人打針的速度推算,要到明年一或二月才有望達標。

研究又發現,放寬強制隔離及社交距離措施、提供旅遊便利或疫苗假期等措施相對吸引,但每項誘因的評分低於一半,反映當時的鼓勵作用有限,認為政府要推出「多重誘因」。另外近六成受訪者贊成強制「提供必要社會服務人員」,例如警察、消防員打針,當中比例隨受訪者年齡增長呈上升趨勢,亦有約一半人同意強制外傭打針。

調查期間只有疫苗氣泡,仍未公布送樓及大抽獎等活動。中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系主任陳基湘認為,市民接種意願低,最後或只有三成人口打針,難以達致群體免疫。他又強調,送樓、送禮及疫苗假期等誘因都需「多管齊下」,才能發揮鼓勵作用。中大醫學院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教授黃至生認為,最核心問題是市民怕疫苗有致命副作用,呼籲醫生組織參與更多推廣疫苗的工作。

城大賽馬會動物醫學及生命科學院院長、病毒學及健康一體化講座教授Nikolaus Osterrieder指,若要生活恢復正常,就須克服「疫苗猶豫」,建議已接種或計畫接種疫苗的市民,與親友進一步討論,並建議親友都注射疫苗。

另外,據報一名二十二歲港大醫科生接種第二劑復必泰疫苗後四日中風,送入廣華醫院深切治療部治療。衞生署回覆表示,患者於四月三十日及五月二十一日先後接種兩劑復必泰。醫管局指患者於五月二十五日入院,現時情況穩定。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