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公職可作政治人才搖籃
2021-01-13 00:00近日特首於facebook上載與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對談的影片,陳智思提及擔任古物諮詢委員會主席時,曾與當時任發展局局長的林鄭月娥於文物保育工作合作。雖然影片只有九分鐘,卻為政治人才培訓帶來了三個啟發。
其次是通才與專才互補帶來的化學作用。影片就提到陳智思加入古物諮詢委員會前,本不懂文物保育,但他卻於任內完成了中區警署建築群活化而成的大館項目。他除了需要邊做邊學,更要與委員會內專家合作,需要發揮其溝通及協調的能力;時任發展局局長的林鄭月娥成功接洽馬會斥資進行活化,同樣是發揮了這些「通才」的能力,再與參與項目的專才合作所得成果。
最後是要完善公職作為「政治人才訓練平台」的機制。目前本地有系統的政治人才培訓機制,除政黨就只有政府公務員系統。目前法定機構、委員會等公職多是由政府委任,坊間不少人才亦關心社會事務,具熱誠及才幹,但若未於社會有一定知名度,恐難獲政府注意及賞識。
要有效把公職作為政治人才培訓的搖籃,應制定人才遴選機制,並修訂擔任公職的指引。目前政府委任法定或諮詢組織的非官方成員時遵從「六、六指引」,每個被委任者不可同時擔任超過六項該類公職,也不應出任有關組織的同一職位超過六年。政府未來應減少可擔任的公職及年期,以提供更多機會吸納有潛質的人才。對年輕人關心議題相關的委員會,例如古物諮詢委員會,可推出類似青年事務委員會的「自薦計畫」,吸引有志年輕人參與。
這些公職都是通才的訓練,可培養參與者從獨立客觀角度看待社會問題,並以最短時間熟悉相關範疇,與專業職系同事,例如工程師、醫生、學者等合作落實政策。不論將來參與公職者選擇任何從政之路,例如擔任政務主任,立法會議員或智庫組織研究員,這些公職的經驗對他們大有裨益。
朱兆麟 黃展瑋
香港政治及管治學院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