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舉能論法官斷案 須客觀專業公正無私

2021-01-12 00:00

(星島日報報道)近期司法機構就社會事件的判決備受爭議。昨日宣誓就職的新任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強調,司法獨立的其中一項含義,是指司法機構、法院、法官以及司法人員在履行司法職能時,絕對不應受到不當的外來壓力或影響;同時,法官斷案必須客觀專業,不為個人在政治或其他方面的觀點或信念所左右,處理備受注目或帶政治色彩的案件時,須自我克制,確保予人公正無私的觀感。他透露,會再次就投訴法官處理機制作檢討,又回應坊間成立量刑委員會的建議,認為現有上訴機制已有效糾正下級法院的錯誤。他在回應記者提問時又表示,國安法已根據基本法成為香港法律一部分,會按一向的法律理解、詮釋及應用。

張舉能昨於禮賓府,在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監誓下,宣誓就任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隨即於下午主持二〇二一年法律年度開啟典禮。張舉能、律政司司長鄭若驊、大律師公會主席戴啟思、律師會會長彭韻僖分別致辭,兩任前首席法官李國能和馬道立、政務司司長張建宗、立法會主席梁君彥、法律界人士等出席。

張舉能致辭時首先表明,司法機構必須繼續保持獨立和公正不偏。他指法官審案往往受到媒體密切審視,判決無可避免引來批評。他強調言論自由應當充分尊重,但透過「起底」施壓等行為都是徒然:「任何威脅使用暴力或網上惡意『起底』,試圖向法官施加不當壓力的行為,既應受到嚴厲譴責,同時亦是徒然的。」

他又指出,法官判案時言行須一視同仁、自我克制,摒除個人政治觀點,若予人有立場偏頗之疑,將不利於維持公眾對司法體系的信心:「公眾對法官公正無私寄予極高期望,這是合情合理的。因此,法官必須自我克制,處理備受注目或帶政治色彩的案件時,不論在庭上發言、撰寫判案書,或在對待訴訟各方、其律師或證人時,務必格外審慎,確保予人公正無私的觀感。」

張舉能強調,司法獨立不代表缺乏問責,司法系統本身具各項制度,以確保司法機構和法官的工作向公眾負責。他認同,針對法官的處理機制仍有提高透明度和問責性的空間,透露將會繼二〇一六年後,再次對現有機制進行檢討。

張舉能傍晚亦首次以終審法院首席法官身分會見傳媒。多名記者關注觸犯《港區國安法》的疑犯有機會被送往內地受審,或削弱本港法院的獨立終審權。張舉能表示不適宜評論條文內容,但本港法院有權力和能力按一貫法律原則詮釋條文:「大家明白內地的法律跟本地法例部分未必完全一致,但這並不成問題,你要相信香港普通法的制度,香港普通法法庭『身經百戰』,對解釋各類法律,有很多案例經歷。」 

有聲音認為香港「法治已死」,張舉能認為可以理解有人因不滿裁決有感而歎,但指出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是否公開透明、司法獨立等法治元素至今沒有改變,相信香港仍然有法治。他又說,司法機構存在目的是維持司法獨立及法治,認為司法機構的工作有一定成效,將繼續盡最大努力維持法治。另外,張舉能曾於多份判詞形容本港屬「三權分立」,但昨日典禮上的言辭未有提及。張舉能認為「三權分立」一詞已變得政治化,不適宜評論,只強調最重要是司法獨立。

他又主動回應坊間有聲音要求成立量刑委員會,認為有關人士建基於下級法院近期就社會事件的判決而提出建議。他指上訴庭已處理不少於八宗社會事件相關案件的判刑覆核,現有上訴機制已有效糾正下級法院的錯誤,能回應社會訴求:「就訂定權威性及有約束力的量刑指導,以及消除各下級法院間的判刑差異,藉上訴及判刑覆核,我們認為是更有效及更常規的方法。」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