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的点评】三个小故事 看到《苹果》的前世今生

2021-06-23 06:04

《苹果日报》步向死亡,想起我亲身经历的三个与《苹果》有关的小故事,值得一书。

  一、挖角饭局论尽办报风格。《苹果》于一九九五年创刊,以每份两元低价杀入市场,当时的报纸每份卖五元《苹果》的低价速销策略,把全行打得人仰马翻。《苹果》创刊三年之后即一九九八年,其大老板黎智英约我吃饭,想挖我过档去《苹果》。我当时是《经济日报》的副总编辑,肥佬黎约我到尖沙咀天香楼见面,想请我做《苹果》财经版副总编辑。他一开口就是银弹政策,没有问我多少人工,就说可以出比我当时多三成至到五成的薪金请我过档。

  我对《苹果》的风格不太认同,本来无心转工,应约饭局只想探探「敌情」,了解一下肥佬黎的办报思路。谁知整场饭局,肥佬黎没有讲怎样去搞财经版,却用大部份时间去讲「风月版」,话风月版不止男人看,女人也看,对谷销量十分有用。

        肥佬黎的办报原则,只关心报纸大卖,其他一切都不重要。这也印证了《苹果》一个政治版高层透露的消息,说肥佬黎话,如果九七回归之后,《苹果》拥护中国共产党可以销量大升的话,他会毫不犹豫地去拥共。

        人有动物性,也有社会性,而肥佬黎只以读者是否受落作为原则,他办报其实是要激发读者的动物性,搞风月版如是,搞政治版也如是,最后终于搞出大祸。

  我吃完饭后,当然回绝了肥佬黎的挖角请求,只觉得《苹果》这份报纸很不对劲。

  二、十则围之的焚城策略。到了一九九九年,《苹果》已搞得相当成功,肥佬黎的左右手周安桥找上门来,想收购《星岛》的海外版。我当时是星岛的行政总裁,便开门迎客,与周安桥会面。星岛无意出售海外版,与周安桥见面只是探探《苹果》发展海外市场的意图。肥佬黎的想法很简单,要么收购现有的海外华文报纸的网络,要么自行经营。商业谈判无果,倒是闲聊有趣。

  当时肥佬黎开展了另一门网上销售生意「苹果速销」,我不太看好,觉得肥佬黎斗不赢李嘉诚。当时「苹果速销」刚搞了三个月,我问周安桥,肥佬黎如何看待这门生意。周说肥佬黎要大洒金钱,第一个月蚀了二千多万元。黎智英看完数簿之后大骂「掟钱掟得唔够」,他们只好加大使钱力度,月蚀超过三千万元,肥佬黎之后便不再看数簿,蚀得多也不睇不理。

        周安桥的讲法,印证了我对黎智英营商策略的分析。黎智英的营商手法其实并不高明,只简单地「掟钱焚烧市场」,也就是《孙子兵法》中的「十则围之」的入门策略。即遇著弱小或胆小的对手,就用十倍兵力摧枯拉朽地打开市场。例如在一九九○年肥佬黎创办《壹周刊》时,香港报馆的编采人员一般只有约五十人,而《壹周刊》却有二百人,并且用高于市价三到五成的工资四处挖角,以确保报馆能够聘请到最好的人才。此外,还会做大量的市场推广或低价促销,从人才、产品质量和推广,都以「卖大包」的方式攻入市场。

  不过,「苹果速销」用这个十则围之的策略,去围李嘉诚的百佳,就犹如一脚踢上了硬石头。由于两人积怨已久,李嘉诚财雄势大,就和肥佬黎斗到底。结果是「苹果速销」搞了一年多,蚀了十五亿元,「苹果速销」执笠收场。

  说穿了,肥佬黎只是一个有勇无谋的投机家而已。他遇上比自己强的对手,「十则围之」的策略不管用,就无后着了。到他要和强大十倍的中共硬碰时,结局早已写在墙上。

  三、阿爷全歼《苹果》策略早定。在二○一四年占中之后,我参与一个与中央官员的饭局,在座有一个加拿大富商的公子。原来,有财经界中间人向加拿大富商兜售整个壹传媒集团。富商派儿子问中央官员的意见,阿爷的态度是反对他收购《苹果》,那个加拿大富商亦相当合作,终止了收购洽谈。其后见到肥佬黎无论是想出售台湾《苹果》或者香港《苹果》,都是「只闻楼梯响,不见有成交」。显见阿爷已定好策略,即使让《苹果》易手是一个简单答案,但阿爷偏要将《苹果》往死里打,要全歼对手,不会让对手赚钱脱身。

        看完这三个小故事,你就会知道肥佬黎搞媒体,不是特别有才,只是以财大气粗的方式,轰开市场吧了。他初时狙击政府只为促销,到玩政治玩上瘾,就走上歪路,最后迫到阿爷这个超强出手反制,已不容许他有全身而退的活路了。

卢永雄

原文刊于《巴士的报》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