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throat】美俄峰会: 普京食到尽 拜登扮从容
2021-06-17 20:45
或许可以先从细节开始。
一. 先讲气势。
双方见面直接握手,不是踫肘。
两人都知道,全世界都在看,因此,都努力向世界展示自己自信从容的一面。有一张照片,拜登跷二郎腿,大笑;普京两腿叉开,双手举起,大笑。
双方坐定,细心者很惊异地发现,拜登竟然还拿著小纸卡,时不时还要瞄上一眼,拜登怕忘词,怕说错话。相比之下,普京很放松,半躺在椅子上,手里没任何东西,要说就说。
有美国记者感慨,「我们的总统在提供答案时,仍然需要经常阅读手卡,这看起来既尴尬又软弱」。
78岁的拜登,即使手拿纸卡,但问题仍然来了。明明要说的是普京总统,拜登嘴里突然冒出来「特朗普总统」,尽管很快纠正过来了。
根据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学,可能在拜登眼里,普京就是特朗普,特朗普就是普京,但叫错对手的名字,只显得自己又老又笨。
会谈结束后,普京先开记者会,拜登接著记者会。
为什么两个总统不按惯例举行联合记者会,从时间已可以看出问题来。因为普京记者会持续了55分钟,回答了20多个问题,没使用任何提词器。拜登持续了30分钟,只回答了7个问题,其中,他先用提词器讲了11分钟。拜登和普京一起开记者会,他会顶不顺。
在美国人最擅长的记者会上,68岁的普京充分显露了气势和自信。
二. 再讲气氛。
这次会谈双方没有火花四溅。至少拜登没有再骂普京是「杀手」,也没说从普京眼睛里看不到灵魂。事实上,在会谈前,他已经改口夸赞,普京很聪明,很强硬,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对手」。
普京更是普京,夸奖拜登「平衡、专业」,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政治家」。拜登和他详细谈了很长时间,还谈到了普京的家庭,「这不是你和大多数政治家能做到的」。
最后双方决定两国恢复互派大使,会谈算是有成果的。
三. 有限交锋。
双方还存在一点交锋,但由于美国十分克制,所以还是有限的。
拜登说:「我的底线是:我告诉普京总统,我们需要有一些我们都能遵守的基本规则。比如,在俄罗斯反对派纳瓦利内问题上,如果纳瓦尔尼在狱中死亡,那将给俄罗斯带来毁灭性的后果。」
还有,拜登说他递给普京16个基础设施目标,你们的黑客不能碰。(其实只叫俄罗斯黑客不要踫美国16个基础设施目标,这也很窝囊了)
普京则在记者会上回应:美国太虚伪。
普京告诉美国记者,这个人(纳瓦利内)「知道他在违反俄罗斯的法律。他已经两次被定罪」。他甚至拒绝直接称呼纳瓦利内的名字,而是说,「你刚才提到的那个公民」。
普京还反唇相讥美国人权:1月6日,一些有政治诉求的美国人去美国国会,但结果是400多人受到刑事指控。他们将面临20年甚至25年的监禁。他们被称为国内恐怖分子……有些人死了,其中一个被警察当场开枪打死,他们其实并没有用武器威胁警察。在许多国家,同样的事情发生了……我们不希望让同样的事情在我们国家发生。
还有,「关塔那摩监狱怎么办——它还在运作,它不受任何法律的约束,国际的,美国的,什么都没有。中情局的监狱在很多州都开设,而且实行酷刑,这是人权吗?」
四,没提中国,还是对著中国。
披露出来的会谈内容没有提中国。但拜登的目标仍然是稳住俄罗斯,好让他集中力量对著中国。
拜登在会后接受媒体访问时提到俄罗斯与中美的关系,言语中带著傲慢,更试图挑拨中俄关系,声称俄罗斯正受到中国「挤压」。
拜登谈及俄美是否会「陷入冷战」时表示:「我认为普京最不想看到的就是和美国冷战。」
拜登试图将中国描述成俄罗斯的「威胁」,俄国和中国有几千英里的边界,中国正在前进……决心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而俄罗斯的经济正在挣扎,俄国需要以一种更积极的方式让它发展起来。所以我不认为普京想和美国打冷战。」
拜登乘坐「空军一号」离开日内瓦前,又在机场接受媒体访问讲多一次。
他声称,俄罗斯现在正处于「非常非常困难的境地」,「他们正受到中国的挤压,他们拼命想维持大国地位……拜登已经给了普京他想要的东西:合法性,和美国总统一起站在世界舞台上,他们逼切地想拥有……」
在俄方的记者会上,普京形容这次会晤是「建设性的」,并表示他看见了和美国建立互信的「一线希望」。不过普京表示,与美国的关系能否改善还有待观察。
在俄媒领导人会晤之前,普京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访问时(NBC)对于俄中关系,普京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回答:「我们不认为中国对于我们是威胁,它是一个友好的国家,它不像美国那样宣布我们为敌人。」
普京表示,中国的实力不会令俄罗斯担忧,原因之一是俄罗斯的国防能力处于非常高的水准,但最重要的是中俄关系的性质和水准决定了俄罗斯不会提防中国的发展。
五,普京是赢家。
美国为争取俄罗斯合作,主动放生俄德之间的「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和普京会面时又温言软语。最后普京食到尽,又有面子又有著数。
拜登虽然声称,他坚定地捍卫了美国利益,会谈很积极。但他得到的不多,只显示一个老弱的美国总统,骑不住那只北极熊。
deepthroat
原文刊于《巴士的报》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