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世鸿 -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教评心思

2023-03-31 12:58

我在中学时读《孟子·梁惠王上》,明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重要,但从事教育30多年,如你问我香港作为一个先进繁荣的大都会,是否做到「保护儿童」和「幼吾幼」?我会说不!早前半数的小学生没午膳供应,教育局只是表示关心,甚么实际行动都没干。还有围绕学界的「强制举报怀疑虐待儿童个案」法例,迟迟未获讨论和通过,更是令人费解。

早在2019年,申诉专员提出就保护儿童一事,香港应有专门的法例,环顾全球,63个国家或地区已有这些法例,立法会在2022年9月就此事讨论和谘询,连特首李家超先生也明言希望尽早立法,但弄了大半年,仍是只闻楼梯响。香港人一向善忘,但其实香港不停有虐儿个案,立法一事刻不容缓,如我们放慢手脚,受害的便是我们怀中的小孩。

个人认为立法有两重意义,第一有警惕作用,令施虐者知道一定会被举报,下手时便会有所顾虑;第二是天下围攻,人人都要强制举报,大家齐心,不幸事便会尽量减少。有人认为如法例通过,虚报个案和工作量会大增,因此,政府可能要增聘7000个职位,个人认为这是钱可以解决的问题,儿童的生命和安全远比甚么事都重要,宁枉毋纵,是保护儿童的先决条件。

有前綫社工、老师及医生指出,立法将他们置身于危险綫上,责任和工作都大大增加。个人认为,我们有幸担当育儿成长的工作,便要义无反顾,尽心保护他们,不应只顾虑自身的利益。我过往也有遇过家长虐儿,由于不是强制举报,遇着情况不算严重,我们都会选择见家长,警告了事。如果法例通过,大家都责无旁贷,同心制止,家长也不能怪罪学校,学校反而容易办。

立法强制举报只是防止虐儿的一部分,喜见教育局最近推出幼稚园和小学的家长课程,并拨款学校推行家长教育,虽然有问题的家长往往都不会参加这些讲座,但教育道上不应事事计算,只要是帮到儿童,我们便应一力承担,做到最好。我明白法例仍有不少漏洞,还请政府尽快修改,祝愿法例早日通过,让大家正视虐儿问题。


蔡世鸿
作者为中华基督教会协和小学(长沙湾)校长、教育评议会主席。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3年3月31日教育版专栏「教评心思」。


延伸阅读:

潘咏仪 - 值得承担的代价|教评心思

郑家宝 - 修己善群|教评心思

陈玉燕 - 游于艺|教评心思

蔡世鸿 - 北上之路|教评心思

潘咏仪 - 学生升学的「家长教育」|教评心思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