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童健康|拆解儿童晚睡原因 专家:活动空间欠规划 习惯在睡床做功课

2023-04-07 12:49

小朋友习惯ZOOM网课的生活,动不动一整天留在房间,甚至影响作息规律。最近有家长个案分享7岁儿子升二年班后愈来愈夜瞓,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遇上这个情况,家长应与小朋友多沟通,同时可以看看以下儿童活动空间规划误区,是否也出现在你的家中:


误区一丶让小朋友习惯在睡床上做功课

小朋友习惯吃早餐丶做功课丶打电动都离不开睡床,一些看不过眼的家长会训话几句,也有家长认为只要孩子能完成功课就能宽容处理。然而,许多人都未有意识到,这个习惯并非只让人看起来懒散而已,实际上也扰乱了大脑对活动空间的划分。

即使香港家居环境狭小,但不论房间面积大小,建议尽量将工作区丶睡眠区和玩耍区分开,透过空间小改造,清洗大脑对房间区域划分的记忆。简单如更改书桌摆放位置丶加一块隔板丶豆袋椅,都可达到效果。如果实在无法作出空间区分,也可安排小朋友在客厅做功课。

当小朋友习惯在睡床上只有睡觉这一项活动,大脑晚上自然而言便能休息下来。相反,如果小朋友习惯在睡床上做功课,大脑和身心会停留在的紧张和高压的状态下,难以放松。同样的效应,也时常在失眠的成人上发生。


误区二丶房间只需要一盏灯

如果无法加设太多家俱,使用光线和可调冷暖色的灯具,也可以创造不同的空间。冷光适用于做功课,暖光适用于休息和睡眠。从睡眠健康角度,在婴幼儿阶段,凉爽、黑暗的空间能令睡眠质素更佳。随著小朋友成长,可以在床边加设让孩子独立开关的黄光阅读灯,增加安全感。


误区三丶晚上关起房门令小朋友独立

晚上关起房门对于训练小朋友独立并无直接关系,一些小朋友更对于关上门缺乏安全感。伦敦儿童心理健康中心的研究发现,自小独自睡觉的小朋友反而容易产生较多的压力荷尔蒙。因此,父母可以让子女选择是否关门,亦可在床边加设小玩伴,既能安抚孩子,也增加房间温馨感。

文:注册临床心理学家邓诗琪博士,及健康顾问丶婴幼儿睡眠专家禤秀雯 (IG@stephanie.huen)


延伸阅读:

小朋友太晚睡?把握1至4岁黄金期 专家教路订立睡眠时间表

每晚睡前故事|掌握5个讲故事技巧 提升幼童语言能力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