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咏仪 - 复「常」之后|教评心思

2023-04-28 12:40

复常后的校园生活为师生都带来了焦点,大家都在珍惜每一个机会,追补着教、学、玩、游。虽说复常,但对于初中的同学,度过了疫下升中、网课面授课堂交替等不甚整全的两年,对他们来说,要复的是怎样的「常」呢?

我记得在全校刚刚恢复实体课后,刚升中的少年人,上课期间看到校长的身影在走廊移动,眼睛就禁不住往窗外看,他们对校长巡课的常规也许久违了,总是充满好奇和热情,更有不少中一同学还率真地和我隔空挥手,把老师弄得哭笑不得。校长巡课,本来是为确保教室的秩序和学生的专注力,不料这群孩子竟无视校长与他们的专业距离,也无视教室内外的实际距离,和校长产生互动起来,这是我巡课以来从未遇过的。

小息的巡课我又另有发现,我留意到初中学生和友伴的交往,多了身体的接触,有一些接触是无伤大雅,但有一些则可能会导致人际间的误会。这些天真烂漫的反应、特别的场景,颇能引我深思。一方面我享受同学们的热情对待,因为能看见孩子率性真情的一面,但同时,我意识到初升中的学生,错失了高小两年的实体校园生活,他们复的「常」,是停留在小四或小五阶段的「常」,上了中学,他们仍以初小时期的人际视角处理关系,和实际年纪应有的表现出现落差。

有趣的观察不仅出现在孩子间,随着恢复全日课,学校录得历年来最多有关午膳安排的家长查询,关于分量的、食材的、营养的,甚至取饭流程的,彷佛家长也失落了一小段见证着子女渐趋成熟的片段,由小四一跃至中一,放心不下。

恢复全日面授课堂,即时复原的只是课时、考核、活动、比赛上的硬常规。原来,即使资讯科技如何发达、老师的网课技巧如何高超、同学在家自学的能力如何强大,在成长范畴的软实力上,始终校园才是孩子的最佳训练基地。5月将至,学年快尽,愿所有同学在校园追补学习游玩之馀,也能追补群处,全面复常。


潘咏仪
作者为元朗公立中学校友会邓兆棠中学校长、教育评议会执委。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3年4月28日教育版专栏「教评心思」。


延伸阅读:

郑家宝 - 种瓜得瓜?|教评心思

陈玉燕 - 学习在运动与运动以外|教评心思

蔡世鸿 -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教评心思

潘咏仪 - 值得承担的代价|教评心思

郑家宝 - 修己善群|教评心思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