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社工教路 6招KO幼儿抢玩具

2022-12-29 15:35

俗语有云:「隔离饭香」,似乎很多1至3岁孩子都很喜欢玩其他小朋友手中正在把玩的玩具,即使是同一个款式,他们总觉得别人的更好玩,而且控制不了自己抢别人的玩具。不少家长面对这种情况都会头痛不已,究意应如何教导?

对应不同年龄的孩子有不同考虑及方法,1至3岁表达及处理自己的情绪能力较弱,于玩乐中亦较自我,分享及礼貌这些品格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家长除了要运用以下6个方法,亦要以身作则,平日待人有礼及与人分享,身教言教,让孩子潜移默化,有所学习。


方法一:学习日常借用的礼仪

孩子学懂与人相处前,最亲密接触的对象是父母,亦容易从父母言行中模仿行为。如果孩子想玩别人的玩具,家长可以向孩子表示自己的理解,但同时要告诉孩子合理合宜的方法,透过角色扮演与孩子模拟互相分享玩具的情景。除了问其他孩子分享玩具,父母亦可于不同空间教导孩子借用东西需有的礼仪,例如图书或文具等,让孩子明白先问准别人的同意或提出条件,若对方愿意借出才可借用。


方法二: 称赞建立良好行为

若孩子能够明白及做到以礼待人,懂得有礼请求别人准许,家长谨记要具体称赞孩子,让孩子知道自己所做的行为是正确的,而他们所付出的努力,父母都是看到的。正面、具体而简洁的称赞,有助鼓励孩子建立及保持良好行为,以及更有信心下次做得更好。例如:「你问准了表姐才借她的洋娃娃,很有礼貌,做得很好呢!」、「你懂得跟朋友轮流玩这个洋娃娃,一起玩耍,抵赞!」


方法三:代入对方角度思考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代入对方(被抢者)的角色,换转从别人的角度思考,让他们明白「被抢」的感觉一点也不好受;亦可问孩子:「如果你的好朋友抢了你心爱的玩具车,你会有何感受?」、「为何你会有这感受?」家长应先引导孩子表达,建立孩子的同理心,避免不断讲道理,要注意语气,对事不对人。


方法四: 亲子阅读学习分享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教导孩子要问准对方才可以拿取想要的东西,让孩子培养礼貌和延迟满足;安排亲子阅读时间,一起阅读有关分享、处理情绪的图书,例如:《分享椅》及《我好生气》等,并加入相关的讨论话题,刺激孩子思考。


方法五: 有需要时转移注意力

有些东西不应该让孩子触碰,例如危险、肮脏、涉及别人私隐的物件等,尤其是对应1-2岁的幼儿,假如孩子对这些物件产生好奇,甚至想抢过来时,家长可尝试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不知不觉地被其他事物吸引。例如:「不如我们去公园玩玩?」、「回家后我们也有玩具车可以玩呀!」


方法六:保持良好亲子沟通 

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就是保持良好的亲子沟通,这样才是减少不当行为的最佳方法。家长平日应聆听孩子的心底话,让他们有机会坦诚分享。尽管孩子的言语表达不是很流畅,家长也需尊重并耐心聆听,让孩子知道父母很乐意与他们在一起。

以上资料由慈慧幼苗教育主任(资深注册社工)黄家嘉姑娘提供。


@2022 Healthy Seed
慈慧幼苗授权转载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