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教室|学会爱的语言(三) 真诚地说出需要

2022-09-13 12:36

炎炎夏日,游泳正是一个集消暑、健体于一身的活动。十多年前的一个暑假,我妈妈亦与其他家长一样,趁着长假期为我报读泳班。初次接触蛙式,学习进度难免有点落后。教练这样说:「你现在游得不够好,要努力一点,不要让人失望!」因着他的话,我强逼自己加强练习,最后亦有成果。可是,内疚感过去后,我很快便失去动力,不想再练习了。

无疑,教练心中的需求是希望学生能依据他的课程编排学习,并跟上学习进程。不过,他的需求未能被我满足。而他这样的说法,便好像是利用我的内疚,令我因着内疚而努力。然而,你真的想让孩子忍受着负面情绪,只是为了避免使你失望而「进步」吗?

「说出需要」是「非暴力沟通」的四大元素之一,强调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通过了解我们的需要、愿望、期待及想法,我们便不会指责他人和把内疚感加诸于他人身上。然后,我们便能诚实地表达需要,尝试与对方展开友善交流,从而达成共识。我们一般会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但对方很容易便会因此而受伤,甚至会成为双方冲突的导火綫。事实上,我们对他人言语上的批评,是隐含着我们尚未满足的需求,所以我们应直接说出需要——我们把愿望说得愈清楚,对方愈有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从而满足双方的需要。

另外,我们可通过合适的表达方法,让他人明了你对「观察」的「感受」及你心中的「需要」。例如:「看到你未学懂游泳(观察),我很担心(感受),因为我希望你能在泳班中有所得着(需要),亦可以在课程完结前学懂这些技巧。」这样友善的说话,便能成为一个很好的沟通引子,使彼此能有一个渠道作出真诚的分享。双方亦可继而说出自己的难处和观点,让大家互相配合,找到平衡点。

我们愿意踏前一步,为对方着想,往往不是出于不安、惭愧或内疚,而是出于对他们的爱和尊重。因此,祝愿大家能在沟通中真诚地分享自己的需要,亦顾及对方的难处,达成共识。

(欢迎读者就有关内容,致电香港青年协会家长全动网热綫:2402 9230,查询时间为星期一至五上午9时至晚上6时)


黄筠媛
本栏由香港青年协会家长全动网社工及嘉宾轮流执笔,与读者分享亲职教育经验;本文作者为黄筠媛姑娘。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2年9月13日教育版专栏「亲子同路」,原文标题为〈学会「爱的语言」(三):真诚地说出「需要」〉。

图:资料图片


延伸阅读:

家长教室|学会爱的语言(二) 跟对方表达「感受」

家长教室|学会爱的语言(一) 避免伤害孩子

家长教室|敲敲门 拉近亲子关系

家长教室|让子女学会负责任 别再当苦爸苦妈

家长教室|父母凡事干预 影响孩子自信


立即下载|全新《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