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教室|子女争吵不断 相煎何太急(上)

2022-12-13 14:34

不少家长考虑养育两名子女,觉得独生孩子寂寞,希望多生一名子女,以作陪伴及支援。但当另一名子女出生后,原本期待的互相陪伴、相亲相爱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却是争吵不断、互数不是。父母大失所望之馀,他们周旋于子女之间亦感束手无策。当子女之间发生冲突时,究竟家长可以如何应对?

放下既有信念:我们会否既定了「大让细」、「哥哥要帮忙弟弟」这类想法?如果我们带着这些前设,年长的子女容易会认为父母偏心,那就更影响家庭关系。

既是法官,亦是调解员:子女冲突,家长难免要协助判定是非对错,这确是协助子女分清对错的机会,但因为双方各执一词,我们没法知道每个细节,难以裁定谁对谁错。所以,充当法官之外,我们更是调解员。调解员不会评论对错,只会协助双方了解对方需要,并协助双方寻找大家都接受的解决方案。这部分尤其重要,因为这有助实质建立他们的解难能力。

放手,让子女自行解决:当家长已多次协助处理纷争,下次子女冲突时,家长不妨暂不介入,只从旁观察子女的处理方法,其后再与他们分享自己的观察,当中可表达他们值得欣赏的地方,亦可与他们检讨不足的地方,好让子女可进一步掌握处理冲突的方法。

其实兄弟姊妹争吵是正常不过之事,我们计画「生多个」时,不是也希望他们学习与他人合作及相处吗?合作及相处,并不是只要有同伴就能学懂的;相反,是要通过经历不同事情,不论是与他人目标一致,还是意见不合,他们都能从中学习表达自己及了解他人,并学习解决不同的纷争及问题。

正因上述原因,家中有兄弟姊妹的孩子一般比独生孩子更具同理心,拥有更好的解难及社交能力。事情确实没有十全十美,希望子女学会与人相处,我们必须接受当中的沙石,做好协助子女处理冲突的准备。

(欢迎读者就有关内容,致电香港青年协会家长全动网热綫:2402 9230,查询时间为星期一至五上午9时至晚上6时)


本栏由香港青年协会家长全动网社工及嘉宾轮流执笔,与读者分享亲职教育经验;本文作者为郑芷琪姑娘。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2年12月13日教育版专栏「亲子同路」,原文标题为〈 相煎何太急(上)〉。


延伸阅读:

家长教室|港孩真的很难改?

家长教室|育儿3部曲 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家长教室|理想?你想?(下)

家长教室|「理」想?「你」想?(上)

家长教室|亲子间会否只剩下功课测验?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