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枢纽遇东风 学生宿位仍须解决

2024-06-06 00:00

国际高等教育机构Quacquarelli Symonds(QS)公布2025年世界大学排名,本港6间大学的排名均全面上升,对香港发展高等教育无疑打下强心针,有助香港建设成国际高等教育枢纽。尽管东风正吹条件俱备,但要将「留学香港」品牌建立成产业链,还有不少工作要做,其中学生宿位配套问题更须有解决策略。
释放教育产业潜力助港创收

QS在评估106个高等教育体系共1500间大学,就9个指标进行不同比重评分,结果本港有7间大学上榜,当中6间排名比去年明显上升,港大排名最高,排第17,创下历来最高名次,中大和理大也同样创下历史高位。香港不但是世界上学术声誉表现最佳的地区之一,在国际教师比例和国际学生比例得分相当高,反映了其国际研究影响力和国际化优势。港大在就业情况位列全球第14,反映其学士学位证书备受雇主认可,学生毕业后不愁出路。

今次排名再次印证香港不但是世界上其中一个最完善而备受认可的高等教育体系,还是世界上提升幅度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之一。这些优势有助香港进一步打造成国际教育枢纽,吸引更多海外和内地学生来港升学,若当局能善用这优势,逐步树立和打响「留学香港」品牌名堂,并形成一条教育服务产业链,将其潜力释放出来,届时可为香港带来庞大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包括增加学费和租金收入,堪与英国和澳洲这些传统留学大国比肩。英国大学在2020/21学年吸纳60万留学生,为英国经济带来419亿镑(4183亿港元)收益,而澳洲大学前年吸纳的逾60万名留学生,也为当地经济带来290亿澳元(1506亿港元)收益。

港府明白到教育产业大有可为,早在去年施政报告提出发展香港成为国际高等教育枢纽,将于9月新学年把八大自资院校的非本地生限额由20%倍增至40%,即非本地生数目由3000人增至6000人,而自资院校在录取海外学生不设限额,意味将会有更多非本地生来港升学。不过,要将香港建成国际教育枢纽,并不是单靠扩容便可以,还需要做好相关配套,尤其是非本地生的住宿问题。

八大院校以至自资院校的学生宿位向来供不应求,2022/23学年学生数目多达25.3万人,但八大、树仁大学和恒大合共只能提供3.9万个学生宿位,仅能容纳当中约16%学生,本地生自然可继续与父母同住,但非本地生只能在校外租住私楼,导致楼宇租赁市场火热,即使过去一年楼价下跌约13%,但私人学生住宿租金同期却录得15%升幅。
宜善用闲置校舍和卖地条款

随着新学年有更多非本地生涌入,有地产中介估计,未来4年为私人住宿市场带来额外逾2.2万张床位的需求,洞悉先机的投资者近月夥拍营运商购入整幢酒店,再改装成学生宿舍出租,而中原投资亦表明在未来两年投资2000个学生宿舍房间。

毕竟这些投资者志在图利,收取市值租金,约满会加租,令许多有志来港升学的非本地生可能因生活成本高昂而却步。即使院校在校园附近觅得地皮兴建或洽购酒店再改装成学生宿舍,兴建和改建需时,而且僧多粥少,难以救近火,故当局长远有必要为非本地生建设一些租金较低廉的宿舍,例如考虑把空置的校舍改装成学生宿舍,也可考虑在土地招标时加入条款,规定兴建一定比例的学生宿舍,加强公私营合作,打破学生宿位短缺问题。

此外,非本地生离乡别井来到香港升学,语言文化有差异,故院校须增加人手和构思更灵活的包容文化,协助非本地生适应和融入香港生活,并在有需要时为其提供心理辅导,增进其对香港归属感,有助他们毕业后留港发展,确保有足够人才为本港持续发展打拼。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