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未为实 AI冒人脸诈骗更难防

2023-07-04 00:00

网络骗案层出不穷,随着人工智能(AI)日趋成熟,骗徒开始利用AI换脸、拟声技术,伪造出以假乱真的效果来诈骗,令到眼见不一定为实,令人防不胜防。面对电骗党使用先进科技行骗,市民更应提高警觉,保护好个人脸容和声音等生物特徵讯息,更要提醒家中长者提防新型诈骗手法。
时刻提高警觉做好查证工作

警方公布首5个月诈骗案达15,792宗,按年大增58%,主要仍是以社交平台或钓鱼讯息来行骗,但当局留意到正在欧美蔓延的「深伪技术」诈骗手段,已开始在本港出现。所谓「深伪技术」,是透过AI作深度学习的方法,模拟特定受害人的多角度面部特徵和声音,然后将脸容移花接木地替换到任何影片上,再以声音合成器预先录制好一段录音,便轻易制作出一段相当逼真的片段,再向「目标」人物发出虚假紧急求助电话,骗取金钱;或冒充名人向「目标」推介虚假投资产品骗财。

本来换脸、拟声的「深伪技术」,在几年前仍属于需依靠高端设备的最先进科技,但随着AI技术日趋普及,现在只需一部电脑或智能手机,在网络下载软件,利用几张照片,便可迅速伪造影片,即使与受害人熟稔的人士,骤眼看也无法轻易分辨出真伪,光听声音也无法辨识影片中的是否本人。再加上骗徒只要掌握受害人的个人资料,营造出事态紧逼严峻,利用「目标」人物对子女或亲友的关怀爱惜,为了想尽快协助受害人脱困的心态,轻易诈骗到对方,尤其是长者乍闻子女或孙儿出事,在心急如焚下,往往便听从骗徒指示,将钱转帐到某指定户口。

电骗党将AI技术和诈骗手法深度结合,打破了很多人向来眼见为凭、耳听为证的心理防綫。为免家人被骗,至少有两方面要做好。首先,加强个人讯息保护。骗徒能够取得受害人大量个人资讯,相信受害人爱把个人和亲友的资讯和影片放上网,让对方可以蒐集重要资讯有关。因此,市民在使用网络时须小心,尤其当收到一些不认识的平台传送过来的广告、中奖通知、交友、网上问卷调查等,切勿随意填写个人资讯,也不要轻易提供人脸、声音或指纹等生物辨识特徵,以免被不法之徒掌握,然后向你的亲友进行诈骗。

此外,要向家中长者灌输时刻保持警觉、做好查证工作的意识。由于被骗的大多是长者,而长者往往是科技盲,当骤眼看到「深伪技术」影片,可能会即时被影片中的逼真影像所蒙骗。若长者长期被告知遇事要保持冷静,可尝试用方言跟视频中人物进行对话,测试其反应,以便核实其身分,甚或主动暂停通话,即时尝试联络当事人,若联系不上,应通知其他亲友寻求协助,绝不能即时交付款项。毕竟骗徒是以快打慢,趁长者方寸大乱才能浑水摸鱼,若如意算盘未能打响,可能觉得阴谋败露,知难而退。
宣传AI骗术破绽增防骗意识

面对「深伪技术」可能成为骗徒的新诈骗手段,警方应加大宣传力度,教导市民如何防范。警方指出,现阶段AI技术和数据并不完善,被伪冒人物的眼神、口形出现不协调,市民若要求来电人士在镜头前做指定动作,如用手指横过脸部的动作,便可判断是否AI影像。警方亦应研究还有甚么方法来发现AI换脸技术影片的破绽,当有新发现便即时发放相关资讯,提高市民的防骗意识,让骗徒无所遁形。

科技日新月异,骗徒行骗招数与时并进,市民在使用互联网亦应保持高度警觉,不宜将过多个人资讯放上网,更要多留点心眼,在浏览各种资讯时,只点击来源可信的资讯连结,才能避免堕入骗徒所设的陷阱,将可能遇诈骗的风险减至最低。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