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局扮鹰不足惧 内地出招救经济须关注

2023-06-17 00:00

美国联储局议息虽维持利率不变,却连番「放鹰」,暗示下半年会再加多两次息,但金融市场却置若罔闻,认为息率或已见顶,储局主席鲍威尔只是出口术,透过恫吓来抑制市场乐观情绪。事实上,美国以至世界各地通胀压力逐渐降温,带动股市飙升,尤其科网股,连滞后的恒指近日也出现反弹,但市场更关注内地短期推出救经济措施,能否为经济带来提振作用,并为本港股市延续回稳势头动力。
出口术续加息遏投资者情绪

储局自去年3月启动加息周期,在连续加息10次后,终于首度暂停加息,为免让市场以为储局「转鸽」,在按下加息暂停键同时续「放鹰」,暗示下半年可能还会加息两次,每次加0.25厘,并表明今年无减息空间,减息最快是两年后的事情。

储局此举是向市场继续释放紧缩讯息,一度令周三美股大跌,但当投资者将讯息消化后,美股瞬即反弹,其后两天持续升市。不过,投资者似乎无惧储局偏鹰,认为储局只是出口术,届时未必会有所行动,因通胀持续降温,5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按年升4%,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按年升1.1%,创逾两年来新低,令终极利率渐趋明朗化。储局释放强烈鹰派讯息,目的是压抑市场对加息周期即将结束的猜测,同时为近月股市大升氛围降温。

事实上,美股3大指数上半年跑赢全球股市,杜指、标指和纳指累计分别升3.8%、15%和逾31%。科网股一改去年颓势,备受追捧,微软、苹果和AI晶片生产商辉达股价更创历史新高,皆因矽谷银行等多家地区银行3月起相继倒闭,资金转而流向股价已大幅调整、体质较佳的科网股,作为避风港。再加上ChatGPT应用前景和潜力无限,引发生成式AI热潮,微软和辉达等AI概念股成了资金追捧对象,带动科网股股价爆升,纳指在短短过去3个月内升逾23%。AI概念股炙手可热,专家均质疑部分AI公司估值过高,与2000年网络泡沫很相似,故储局试图通过「放鹰」来为科网股炽热情绪降温。

美股大升亦带动港股终于滞后反弹,本月12个交易日恒指累计升了约10%,主要是由科网股带动。恒指自今年1月高见22700点后,便因矽谷银行倒闭掀起的美欧银行危机、内地经济增长不似预期、人民币走弱等因素影响,拾级而下曾大跌逾20%,直至近月才回升,年初至今累计仅升1.3%,若与日本、南韩、台湾、法国、德国股市指数升幅介乎13%至29%相比,港股明显跑输大市。
措施刺激力度影响港股反弹

短期而言,除了受惠于科网股热潮外,市场更憧憬内地一篮子救经济措施出台,为港股带来上升动力。国务院昨天开会研究持续推动经济回升政策措施,未有透露具体细节,但外媒引述消息指,措施包括发行1万亿元人民币特别国债用于基建、放宽小型城市第二个单位限购、新能源车下乡。

市场关注日内出台的新措施力度是否足够,地方专项债固然可纾解地方政府债务,用于基建投资是旧瓶新酒,问题是有甚么措施可刺激内需,让民众敢于投资消费。本来中国人最爱投资砖头,但在当局加强楼市调控措施,楼市泡沫被挤破,楼价持续下跌,令民众不敢入市。当局若要救楼市,难免要放宽限购和限价令,可是大家不清楚楼价底位何在,一旦两者同时松绑,楼价触底回升当然是好事,若楼价持续下跌,变成硬着陆,后果十分严重,可能进一步削弱消费意欲,引发骨牌效应,风险相当大。

因此,投资者很忐忑,若出台的政策够具体和超预期,肯定可提振市场信心,刺激民众和企业的消费和投资意欲,为经济复苏注入新动能;若措施不似预期,仅是小修小补,恐怕投资者宁愿先获利套现,静观其变。美息若见顶,资金有望流向新兴市场,港股自然受惠,但市场短期更关注内地救经济措施是否有实效,提振市场信心。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