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喉|拜登中東「求油」未獲承諾 提「卡舒吉命案」遭沙特王儲反擊:美國在伊拉克犯下虐囚錯誤
2022-07-17 15:07
沙特是拜登任內首次中東之行的最後一站,也是關注度最高的一站。美國與沙特的關係,因沙特籍記者卡舒吉遇害事件急轉直下。拜登曾在2020年總統競選期間稱,要將沙特變為「事實上的賤民」。
但在能源危機引發的急劇通脹之下,拜登政府不得不一改「強硬」姿態,重建與世界最大石油生產國沙特的關係,與被美方認為是「卡舒吉遇害案」幕後主使的沙特王儲穆罕默德舉行會談。
拜登在見面時「碰拳」的舉動,引發巨大爭議。白宮此前一直放風稱,因為疫情的關系,拜登與沙特王儲穆罕默德見面時「不會握手」。美聯社形容,拜登與沙特國王薩勒曼握手,和王儲穆罕默德則「親切地碰了一下拳頭」。卡舒吉生前工作的《華盛頓郵報》發行人瑞安稱,碰拳比握手更「可恥」,「它代表了親密和舒適,為穆罕默德送上他一直拼命尋求的救贖」。
卡舒吉未婚妻堅吉茲在推特發文質問拜登:「這就是你承諾向殺害卡舒吉的人問責的方法嗎?你的雙手沾滿了下一個受害者的鮮血。」現場記者的提問也十分尖銳,有記者問:「拜登總統,沙特仍然是一個『賤民國家』嗎?」拜登及其隨從裝作沒有聽見。
在會面後,拜登繼續為自己辯解,稱此行不是為了與王儲見面,而是為了與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會面,強調已就卡舒吉案向對方施壓。「我直截了當地討論了這個問題,我把我的觀點說得非常清楚。他(穆罕默德)說他個人在此事上並無責任,而我認為他應該負責。」
據《紐約時報》7月15日報道,對於拜登的說法,沙特外交國務大臣阿德爾·朱拜爾(Adel al-Jubeir)予以了反駁。朱拜爾告訴記者,他本人沒有聽到拜登對王儲說「他對此負責」這句話,兩人的交流只是涉及一段簡短而不那麼具有爭議性的描述,聚焦於人權問題,但並未詳細討論卡舒吉遇害事件。
朱拜爾還表示,卡舒吉遇害事件是一個「可怕的錯誤」,但沙美兩國都已經向前看了,並沒有興趣回顧過去。他補充稱,該案件中被定罪的下屬人員受到了審判,一些人正為此付出代價。
據報道,一名沙特官員在發給路透社一份關於兩國領導人會談內容的聲明中稱,沙特王儲告訴美方,試圖將某種價值觀強加給其他國家的做法,可能會適得其反。
對於2018年發生的「卡舒吉遇害案」,沙特王儲說:「同一年,世界上其他地方也發生了類似令人遺憾的事件,也有其他記者被殺害。」他補充稱:「美國也犯下了許多錯誤,比如伊拉克阿布格萊布監獄事件。」
沙特王儲所提到的阿布格萊布監獄(Abu Ghraib prison),又名伊拉克中心監獄,自2004年以來,美軍士兵在該監獄對伊拉克囚犯進行虐待的醜聞不斷曝光,這一嚴重違反國際法和侵犯人權的行徑招致全世界的強烈譴責和憤慨。2009年,時任美國總統小布殊在即將卸任時也不得不承認,「阿布格萊布」是美國歷史上的一個污點。
除了阿布格萊布監獄,沙特王儲還提到了卡塔爾半島電視台知名女記者希琳·阿布·阿格萊(Shireen Abu Akleh),她在巴以衝突中遭槍擊身亡。經過調查,聯合國方面證實阿格萊死於以色列軍隊槍擊。
沙特官員的聲明援引沙特王儲的話稱,世界上所有國家,尤其是美國和沙特,都有著共同的價值觀,也有著不同的價值觀。「然而,試圖用武力強加這些價值觀可能會產生相反的效果,就像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發生的那樣,美國在那裡沒有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路透社,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也報道了沙特王儲的這番表態,且標題更為直接——「在拜登與沙特王儲就卡舒吉案當面對質後,沙特王儲予以反擊」。
除了碰拳外,拜登在吉達與波斯灣合作理事會國家,還有埃及、伊拉克和約旦的領導人舉行峰會時,他與主持會議的穆罕默德王儲多次有互動。
美媒對拜登這次中東行評價不佳。在美國輿論看來,拜登與穆罕默德的會面本身就表明美國在巨大的能源危機面前,選擇在人權問題上妥協。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稱,相對於前任總統特朗普,沙特這次明顯「怠慢」了拜登,只派了麥加省省長等官員去機場接機,特朗普當年是老國王薩勒曼親自到現場迎接。
不過,這種妥協似乎並未得到沙特的對等回應。美媒早前援引沙特官員的話稱,如今沙特與俄羅斯的關係已經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密切,利雅得既不打算中斷與莫斯科的聯繫,也沒有開採更多原油幫助美國政府應對能源危機的計劃。「歐佩克+」已經成為沙特和俄羅斯外交政策的基石。沙特的石油產量預計將在8月達到每日1100萬桶,已經接近最高產能,即每日1200萬桶的上限。
拜登在會後聲明中沒有提及增加石油供應,僅表示兩國「重申了對全球能源市場穩定的承諾」。美國官員透露,美國也預計沙特不會立即增產石油,正關注「歐佩克+」8月3日會議上的具體決定。CNN稱,拜登不會帶著明確的石油增產計劃返回華盛頓。
深喉
原文刊於《巴士的報》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