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看世界】超時工作的迷思

2021-09-06 10:50

內地接連出現外賣和電商平台員工猝死及自殺的新聞,引起社會關注打工仔超時工作,身體和精神壓力難以負荷的情況。近日中國最高人民法院詳細列舉多項涉及勞工權益裁決,希望糾正「996加班文化」,讓民眾不用被迫加班。正所謂「針無兩頭利」,要減低工作和生活壓力又不損上流機會,還有甚麼需要留意?

  如果人們只滿足「三餐一宿」,缺乏更高層次的理想追求,突然間的「富裕」將減低其工作動力,變成好吃懶做。當人只能以體力勞動來改善生活,代表其競爭力和選擇能力不足;硬要剝削他們「多勞多得」的機會,除非有優厚福利,否則他們會永遠貧窮。然而福利增多,基層和厭惡性工作便無人願意參與,結果又要提升工資吸引人做,變成西方福利主義的惡性循環。

  當人找到人生目標和熱忱時,限制其投入的時間和資源,反而會減低快樂賀爾蒙的產生,讓人感到沮喪。當有能力的人不投入更多時間將創意實現,社會的資源增值便會降低,大眾能「共同富裕」的機會亦會減少,最後變成「共同貧窮」。

  有需要的「加班」並不是問題,重點是要建立保障員工投入和產出的利益分配,鼓勵人民「努力創新」,以「智力」和「勞力」取得更大的成果,這裡已涉及更深遠的教育和社會改革的範疇。



張慧慈

原文刊於《頭條日報》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