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源栢樑倡公院設靈活改動隔離病房 48小時增負壓病牀量

2021-01-22 03:26

抗疫期間曾有新冠肺炎患者確診五日才獲送院,高峰時更有過百人苦候送院,可見公院未有足夠隔離設備,應付排山倒海的傳染病患者。身兼工程師學會會長兼通風系統專家的源栢樑接受《星島日報》訪問時提出,待疫情過後,公立醫院應常設「靈活改動」的二線隔離病房,他近期亦完成設計圖,可將普通病房在約四十八小時內,變身為與一線隔離病房同規格的大型隔離病房,較目前需時七十二小時大減逾三成時間,短時間內提高醫院的負壓病牀數量,接收病情穩定的確診病人。

醫管局在〇三年沙士過後,決意在公院增加至一千四百多張隔離病牀,以及興建三座傳染病大樓,但多年過去,政府最後放棄興建部分設備,在過去一年新冠肺炎疫情,抗疫設施包括負氣壓病房,顯得短缺。外界稱應增加高規格的一線隔離病房應付未來疫情。協助本港抗疫多時、身兼英國醫療工程學會香港分會主席,以及香港工程師學會會長源栢樑表示,高規格病房只有一至四張病牀,所以設立與一線隔離病房規格看齊的大型二線隔離病房,更適合本港公立醫院,「沒有疫情時,可以做回普通病房,有疫情時,可以很快變成隔離病房。」他指,近日有確診者逃離負氣壓病房,大型二線隔離病房比起一線隔離病房更容易讓護士看到患者。


去年新冠肺炎來襲,醫管局自沙士後再度將普通病房改裝成二線隔離病房應對,加設如「雪櫃」般大的「高效率空氣微粒子過濾網」抽風裝置,加大病房換氣量,惟裝置佔用部分牀位及稍為嘈雜。源認為未來二線病房可參考現有的雛形,除了加設空氣過濾抽風裝置外,亦在病格口加上門,同時在整個病房入口安設雙重門作前室,以保持病房為負氣壓。

源栢樑亦留意到病房的通風系統,他倡議的二線病房設計,當「變身」後會透過中央冷氣送風,室內空氣經中央冷氣由風喉回風式排風,回風不會循環回流到風櫃,再經「高效率空氣微粒子過濾網」(HEPA)直接排出室外,從而改善氣流流向,病格內較低潔淨度空氣不容易流出,令病房內有污染物的空氣較少機會流出至病房走廊或院內;加上病房送風不會使用房格室內空氣循環再用,整個病房空氣的潔淨度會大幅提升,從而減低院內病人及醫護人員感染的機會。

不過,他認為,新的二線隔離病房須加大風機,令其加強換氣量,冀與高規格隔離病房看齊。HEPA過濾抽風裝置改成安裝在天花板的裝置,減少佔用牀位。他預計,新的二線病房可約在四十八小時內由普通病房「變身」,因為新病房會較目前最高規格一線病房的雙重聯鎖門較少,故毋須作出多次測試及調整風量氣壓,令院方較容易調動牀位應付突如其來的疫情,「無可能將全部病房都改二線,因為要做到每小時換氣十二次以上,風機要很大,會阻了不少位置,所以一定要平衡實際需要。」

醫管局〇七年興建博愛醫院後,已在普通病房兩側加設抽氣風喉,將病房空氣直接抽出室外,但一些舊醫院的天花較難改裝。不過多所舊醫院都會在兩個十年計畫進行重建,新醫院的普通病房全都為風喉回風設計,令病毒不能流出走廊,大幅降低留醫的病人感染傳染病機率。

至於三座傳染病大樓最終「走數」只剩一座,醫管局早前指,會持續與政府商討增建傳染病中心。他認為,新成立的中心如跟瑪嘉烈般單獨一幢,會更難運送病人往其他部門接受治療,「現在要找支援人員在通道先清場,然後又要鎖升降機,等上面準備好,才可以將病人送去其他部門,送完後又要立即清潔。」

他續指,香港未來可參考新加坡的模式,列其中一層為傳染病中心,該層會有獨立的升降機及路線去其他部門,令傳染病患者更快到達目的地。醫管局回覆本報查詢時指,會就公立醫院的整體病牀配置,包括傳染病隔離設施作出規劃,以應付醫療服務的需求。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