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漢賢 - 記憶在學習中的角色|談經論學

2023-11-03 12:52

馮漢賢 - 記憶在學習中的角色|談經論學
馮漢賢 - 記憶在學習中的角色|談經論學

現今科技發達,人們只要使用智能手機,就能輕鬆存取龐大的知識庫,獲取海量資訊,這無疑是時代的進步。

然而,正因為這種便利,令不少人認為,我們已經毋須再花時間記那麼多東西了,而記憶力彷彿也成為一種過時的學習能力。本篇,筆者將與各位談談另一種看法,就是培養記憶力如何對學生學習帶來好處。

首先,大家要區分「死記硬背」與其他記憶法的不同。前者本身就帶有負面含意,是指一種不求理解,甚至只是不停「唸口簧」來記憶的方式;然而,記憶法眾多,不是每每「活剝生吞」。

例如「分類法」,就是按照知識的性質,分門別類來記憶,當中涉及辨識和整理知識的過程,可以是一種較高階的思考方式;又例如「概括記憶法」,是把要記的材料進行提煉、抓住關鍵來記憶的方式。濃縮成要點或自製精簡筆記,也就是此法的應用。以上種種,既有助記憶,也有助改善理解。

當然,也有些較另類的記憶法。如「串聯法」,將要記憶的項目串聯成一個故事或圖像;「構建記憶宮殿法」(Method of Loci),利用你對一個熟悉的地點,與要記憶的項目聯繫。雖然以上兩法是建基於一種外置聯想,記憶方式與知識理解無關,但當中也需要學習者發揮圖像思維和創造力等,有助提升整體學習力。

在不少學習理論(如著名的布魯姆分類學)中,均將記憶列為較低層次的學習,加上在知識隨手機可得的時代下,人們普遍有一種錯覺,只需要學習如何尋找資訊或知識,就甚麼都不用記,也能學習。

以上論述,正想指出記憶(或以記憶為目的)的學習過程,也可提升學生的綜合理解和思維能力。因此,學校也應教授學生不同類別的記憶法,以讓學生更能「學會學習」。

電郵:[email protected]


馮漢賢
作者為中學副校長、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獲獎老師、卓師會德育及公民教育範疇召集人。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3年11月3日教育版專欄「學與教」。

延伸閱讀:

馮漢賢 - 前置方法 後設認知|談經論學

馮漢賢 - 提升學生驅動力的三常法|談經論學

馮漢賢 - 校外評核 自我完善的契機|談經論學

馮漢賢 - 學校的持續進步|談經論學

馮漢賢 - 從做暑期作業看行為習慣|談經論學


訂閱《星島校園報》連環送學習天書及網上練習,立即瀏覽了解詳情:https://bit.ly/BTSEP2023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