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漢權 - 中國三個連體核心|教育現場

2023-08-01 17:41

中國是世界上舉足輕重、左右世界局勢的大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治國理政,千頭萬緒,政務繁忙可想而知,但仍毋忘回覆香港一所中學學生的來函。在在說明習主席念茲在茲,牽掛香港,對香港青少年更是關愛與重視。

筆者認為「一國」要有三個連體核心,即文化文明5000年連綿不斷,世界獨有的中國;多元民族搏成的,早在唐朝已是民族融和,不斷發展的中國;以及具法理基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現正走入全民小康之局,今天昂立於世界列強之林。三者是連體核心,不能分割。唯有這樣正確理解「一國」,「兩制」方能順水推舟,按部就班,以不焦躁、不惰懶及不迴避問題的態度和方法,定正向價值觀,培育香港年輕一代成為楝樑之才。

習主席在信中叮嚀學生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要深刻認識世界發展大勢,更要了解祖國的歷史和現實國情,這也是「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重要基礎。確實,教育持份者唯有從大歷史、大視野的角度,理解和實踐「植根香港,胸懷祖國,放眼世界」的教育理念,香港方能不辜負「一國兩制」劃時代的設制,並對一體多元的中國,付出應有愛國的責任,具志氣作出應有的貢獻。

筆者更加倍留意信中的「深入了解祖國的歷史文化和現實國情,厚植家國情懷,錘煉過硬本領」。「如果不從源遠流長的歷史連續性來認識中國,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國,也不可能理解現代中國,更不可能理解未來中國」,無疑,國民教育的根本,實源於國史教育,深入了解祖國的歷史與文化,方知「國情」之演義,感悟「國學」盛載中華文化之精采,亦多體會「國安」與民生之相繫。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但在香港的高中有獨立必修的學習時段嗎?大學生對祖國歷史認知又有多少?由「知」到「情」,再到「意」,而又付出家國情懷之「行」,現況又如何?

習主席回學生的信,對香港教育工作者來說是鼓勵與提醒,在未來的歲月里,要彼此團結,擔負歷史與文化教育傳承使命,讓年輕一代將家國情懷栽之於心、宣之於口,並以行動建構實學與正向的人格,服務社會,貢獻「我的祖國」。


何漢權
作者為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校長,長期關注學生全人成長及教學專業發展課題。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3年8月1日教育版專欄「校長有情」。


延伸閱讀:

何漢權 - 基辛格密密訪華的教育意義|教育現場

何漢權 - 「歷史為勝利者而寫」的信徒|教育現場

何漢權 - 畢業生對母校的3種表態|教育現場

何漢權 - 香港教師國史研修班四川行|教育現場

何漢權 - 教學評估與文明之間|教育現場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