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劄記|歷史與現實

2022-11-04 12:18

筆者在過往的專欄,常常談及學習歷史對把握現實社會有何貢獻。不過,今回筆者打算從一個學界比較少關注的角度——本港的精神醫學史談起。了解本港精神醫學史對於學習歷史的學生,以及對社會上不同人士有何啟示?

青山醫院是香港第一所現代化的精神科醫院。這所醫院在一九六一年啟用,旨在為香港精神病人提供更理想的環境,例如提供一個較寬敞的環境供這些病人活動、以較先進的治療方法治療精神病人。無疑,這所醫院的設立推動了香港精神病治療的發展。可是,在青山醫院建立之後,從當時不同中英文報章的報道可見,精神病人往往被標籤為「有暴力傾向」和「異於常人」。這固然是對精神病人的標籤和污名化。但令到筆者意外的是,若然把目光放在各位的現實生活中,這些偏見依然在現今的香港社會中相當普遍。

認識這些歷史片段,對於各位有何裨益?筆者認為,這並非關於「利益」的問題,而是「責任」的問題。讀歷史的學生務必要有社會關懷和同理心,這也可體現在對精神醫學史的關懷身上。讀歷史固然要關注大事件、大人物的行為舉措,可是隨着近半個世紀資訊流動性高,更多關於一般平民百姓的生活記載得以流傳下來,保存至今。除了精神醫學史之外,難民、無家者、少數族裔等等的歷史發展,也是值得各位注意的。這些群體不但是歷史的一部分,也是現實社會的一部分。

這些議題背後牽涉一個更大的主題。網絡世界的資訊爆炸,現代人的生活也是多姿多采。但在這些現代社會的「繁華」背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否變得愈來愈緊密呢?還是變得愈來愈疏離呢?各位讀者對於社會的了解,尤其是對於弱勢社群的認識,是不是仍然停滯不前呢?常說讀史使人明智,筆者認為這並不單單指習史可以令人作出明確的選擇、為自己的未來作好準備,學習歷史還能培養下一代對社會不同群體的關懷。因此,各位讀者需要正視學習歷史的必要性!


張瑋宗
作者為青年史學家年獎2019得主,國史教育中心(香港)青年組委員,現就讀香港大學文學院。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11月4日教育版專欄「校長有情」。

圖:資料圖片


延伸閱讀:

青史劄記|傳承

青史劄記|至樂無樂

青史劄記|歷史創作兩不誤

青史劄記|「求甚不解」

青史劄記|學而優則教?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