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劄記|課外也是課內

2022-08-12 12:24

筆者在過往的專欄,常常提到如何在「課內」學好歷史。然而,筆者認為,除了上課認真聽講之外,學子也有需要在「課外」時間多花心力吸收歷史知識。同時,除了學生自發學習外,學校又在「課外」習史扮演着甚麼角色?

首先,閱讀課外書是解決習史困難的最佳方法。筆者在讀中學時,曾經遇到一個問題:學習歷史時太多字眼相當抽象,例如何謂奢侈浪費?何謂「盛世」?或因年代久遠,學子往往在學習古代史時感到困惑。又例如有些皇帝荒廢朝政,有些則沉迷聲色,還有些勵精圖治。何謂荒廢朝政?如何荒廢朝政?不同士大夫對皇帝有何態度?這些問題其實是相當複雜。

面對這些不解之惑,學子除了可以問老師,還要去翻翻參考書。假如對於秦漢的皇帝管治歷史有興趣,學子可以到圖書館翻一翻一手資料如《史記》、二手資料如林劍鳴的《秦漢史》等。這個做法看似相當「原始」,但這才是打好學習基礎的最佳辦法。

當然,除了學生自發習史外,學校的角色也相當重要。筆者認為,對於中學生來說,學習動機和興趣是相當重要的。因為中學生正在成長和探索階段,學子未必清楚自己的人生方向和興趣何在。因此,學校的「習史氛圍」正正能啟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一方面能加強學子對於歷史的了解,另一方面能發掘有習史潛能的學生。

至於學校可如何營造「習史氛圍」呢?筆者想從「過來人」角度,提出一些淺見。筆者認為,學校應設立與歷史文化相關的學會,由熱愛學習歷史的學生做主導,主辦校內的歷史文化活動。這既能令熱愛歷史的學生有滿足感,也有助在校內建立「習史氛圍」。學會成員亦可多做知識共享的工作,例如在早會、校內活動、壁報板分享有趣的歷史知識。

雖然這些建議都是在「課外」時間進行,但正如先前提到「課外也是課內」,只要學校、學生攜手協力,共建「習史氛圍」,也能提高學生「課內」習史的興趣。


張瑋宗
作者為青年史學家年獎2019得主,國史教育中心(香港)青年組委員,現就讀香港大學文學院。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8月12日教育版專欄「學與教」。


延伸閱讀:

青史劄記|香江故宮遊

青史劄記|互鑑以興

青史劄記|勝迹且行且珍重

青史劄記|自.知.智

青史劄記|研讀歷史有感


星島新聞集團慶回歸25周年專題網站,請即瀏覽:https://bit.ly/39AQC3m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