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衝突】話中有愛
2021-08-31 11:33
上星期六晚上,突然收到朋友來電,朋友怒氣沖沖地說:「我啱啱同我個仔鬧大交,佢日日就喺度打機,飯又唔食,功課又唔做。我叫佢唔好成日打機,用多啲時間去讀書,叫佢學吓表哥咁生性,唔好再激死我啦!」那一刻,我叫朋友先深呼吸三下,讓自己冷靜下來。然後,我問朋友當時兒子有何回應。朋友無奈地說:「佢叫我唔好煩佢,話我咁鍾意就認表哥做仔,之後就好大力閂埋房門,我都唔知點算好。」毋庸置疑,朋友十分疼愛兒子,但卻經常「口不對心」,說話不但表達不出內心那一份愛和關心,還引起不少親子衝突。
孩子是我們的摯愛,試問我們又怎樣捨得傷害他們呢?不過,我們或許在不經意間也會在話語里夾雜着批評、比較、否定和命令,使關係慢慢地受到傷害。作為父母,我們的出發點是希望子女身心健康,所以期望他們能適當地控制玩電子遊戲的時間。可是,如果我們立即責罵,子女便會「發動防衞機制」——即使可能這些評論是對的,也會「左耳入,右耳出」。道理「聽不入耳」,倒頭來說話不但變得毫無作用,還會造成反效果——長此下去,子女會認為父母不理解和認同他們,最後不再樂意與父母溝通,親子關係日漸疏離。
有見及此,我向朋友介紹馬歇爾.盧森堡博士提出的「非暴力溝通」理論中的「表達四部曲」,讓朋友能正面地表達,令兒子明白她的關心:「仔仔,你已經連續打了三小時遊戲機(一、運用觀察,以陳述式表達事實,不加任何評論),媽媽好擔心你(二、表達內心感受),因為我作為媽媽也十分重視你的眼睛健康(三、表達自己的需要)。不如玩埋呢局,你停一停,我哋一齊出去行吓街,畀對眼睛休息一吓先,好嗎(四、表達合理請求而非命令)?」
固然,使用「四部曲」並不能夠立即改變子女的習慣,但通過這個方法,我們便能去除溝通中的「絆腳石」,讓子女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關心,從而願意與自己討論和分享,尊重大家的需要和感受,亦減少雙方關係摩擦,慢慢地讓溝通的基礎能在愛中建立。
(歡迎讀者就有關內容,致電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熱綫:2402 9230,查詢時間為星期一至五上午10時至晚上6時)
曾偉鑫
本欄由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社工及嘉賓輪流執筆,與讀者分享親職教育經驗;本文作者為實習社工曾偉鑫。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8月31日教育版專欄「親子同路」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