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人語|金融創科旅遊並重 發展香港新質生產力

2024-08-17 00:00

特首10月中發表《施政報告》,料集中提發展經濟。
特首10月中發表《施政報告》,料集中提發展經濟。

特首李家超將在10月中發表《施政報告》,諮詢期已展開,他已明言將全力拼經濟,估計創科發展將着墨不少,而如何發揮香港獨特優勢,配合國家發展新質生產力,發展香港獨特的新質生產力,值得各方多加探討,出謀獻策。

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9月考察黑龍江提及「新質生產力」,根據中央電視台的評論,「新質生產力」是在訊息化、智能化之下,創新驅動,體現高質量發展,可以是新技術、新產業;「質」則指高品質,有別依靠大量資源投入、高度消耗的方式,原意是對應東北的傳統重工業的高投放發展模式,對老工業基地提出新的發展方向要求,這方向也適合一向以金融業為主的香港。

本港經濟可如何擴大發展路向?多年以來金融業和服務業的發展,令香港擁有深厚基礎和國際聯繫,配合國家新質生產力發展,香港須更好發揮「超級聯繫人」的角色,把資金、人才引進香港和內地,同時推介內地高性價比產品、科研和服務到國際,這需要發達而多元化的金融業和服務業,保持資金、人才自由流動及致力金融產品多元化,如離岸人民幣產品、助力推動數字人民幣等,都十分重要,因此,香港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摒棄一直以來具優勢的金融業,相反是要更強化,我認為這一點十分重要。

工業上世紀80年代已轉移內地,現在再發展傳統工業屬不可能,香港要發展工業,相信只能是小批量的訂製化生產,包括創新科技研發成果落地必不可少的小批量試驗式生產,及產量不多,但涉及高科技、高增值的產品,例如精密醫療器材的製造。小批量試驗式生產是「產學研」重要一環,小批量生產容許機構及大學把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作小量生產,試驗改良再推出市場,對成本效益非常重要。

當局斥100億元推出「產學研1+」,資助6間大學,涵蓋健康及醫藥科學、新材料及新能源和人工智能及機械人等8領域,今年重點將推出100億元的新型工業加速計劃,期望未來5年至8年引進50間至100間從事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以及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科技的企業落戶香港,冀帶來200億元直接投資額,是正確的工業發展方向。

當然少不了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實現兩地創科深度合作,及更便利引進外來人才。

最後,也很重要的是,除了金融和創科,旅遊餐飲零售等服務業,也是香港濟重要支柱,不是人人都可以成為投資銀行家和科學家,對大多數未能進入大學的年輕人,旅遊等相關服務業,是很好的出路,正是「條條大路通羅馬」,無論甚麼行業,都可以出狀元,今年的《施政報告》,期望特首在「無處不旅遊」理念中多着墨,推動文創旅遊發展。
陳健平
香港太平紳士協會副會長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本網站正使用 Cookie

我們使用 Cookie 改善網站體驗。 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 Cookie 政策。 Cookie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