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胃喉疑插錯肺 伊院6旬骨科男病人危殆

2024-06-20 00:00

公院再現醫療風險警示事件。伊利沙伯醫院(圖)昨晚公布,院內一名需接駁鼻胃喉餵食的61歲男病人,疑因「插錯喉」而情況轉差,事隔逾一日始揭喉管已進入肺部左支氣管,現時情況危殆,仍在深切治療部留醫。院方指,非常重視事件,已成立根源分析委員會,就事件成因展開調查,委員會將在8周內提交報告並提出改善建議。
專家:病人如溺水有生命危險

伊院指,涉事男病人原本入住骨科病房,初步檢視後發現,因他需使用鼻胃喉餵食,故護士在本周日中午按照既定安排,為他置換新的鼻胃喉,而當晚另一名護士認為需要重置喉管,故按既定程序抽取樣本作酸鹼測試,及以聽診確認喉管位置,並開始恢復輸注營養奶,再為病人安排作X光檢查。

但該病人在本周二清晨情況突然轉差,醫生急救時始揭喉管在病人左支氣管內,並立即取出;醫療團隊正密切監察其臨床情況。院方指,對事件感到十分難過,已約見病人家屬詳細解釋事件及致歉。目前事件已透過早期事故通報系統向醫管局總辦事處通報,並已成立6人根源分析委員會,由廣華醫院行政總監鄧錦成出任主席,成員包括伊院內科部門主管方榮志、九龍中醫院聯網護理總經理李華珍、明愛醫院(內科及老人科)顧問醫生梁志承、瑪麗醫院內科部門運作經理葉俊機,及醫管局經理(病人安全及風險管理)趙素欣。
廣華電力故障  今25手術改期

老人科專科醫生佘達明向《星島》表示,插鼻胃喉普遍由護士負責,多用於因中風等問題致吞嚥困難的病人,「因喉管屬PVC膠,使用約28日便會變硬,引致不適,故要每月更換」。佘指,因鼻胃喉很不舒適,不時有病人自行拔喉,故常要重插,「如插喉時病人掙扎,有可能會插錯入肺」;有多種方法確認喉管位置,如打氣進胃聽診、抽取胃液驗酸鹼值或照X光查看,「因胃在肺下面,照X光多數可準確看到;惟公院資源所限,未必所有病人會照」。佘續指,因喉管會輸送奶液,若插錯進肺,病人如同溺水,「面部會慢慢變藍,甚至會有生命危險」。

此外,廣華醫院公布,昨晚7時因電力系統故障,影響部分手術室供電約50分鐘,期間一宗手術要轉移手術室進行。慎重起見,今日有25宗非緊急手術需要改期,以便工程人員對涉事手術室作詳細覆查。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