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輸入外勞車長 更要吸納本地人才

2024-04-29 00:00

城巴早前宣布通過政府「運輸業輸入勞工計劃」,獲批輸入20名內地車長,首批5人將陸續抵港,並準備接受本地駕駛考試,最快5月底可以正式工作。按照法例,內地車長只會駕駛非專營巴士的固定路線,但本地業界眼見增加了競爭對手,難免百感交集,擔心飯碗不保。類似擔憂不能說完全沒有根據,唯香港當前確實面臨司機不足的問題。輸入外勞作為一項救急的短期政策,實屬必須。未來,政府應做好把關工作,嚴格限制外勞數量,保障本地車長權益;巴士公司則應進一步改善員工待遇,吸引更多新人入行。

去年中,運輸及物流局引述公共交通人力資源研究報告,指出本港公共小巴人手短缺近2000人,客車司機短缺約1600人,分別佔該類司機約兩成人手,足見運輸業界「唔夠人」是不爭的事實。有意見認為,車長人手不足的元兇是疫情,疫情結束後問題會自動解決。這種說法有一定市場,卻難以解釋為何社會復常已有一年多,短缺仍如此嚴峻,以致當局不得不輸入外勞。
外勞只駕駛非專營巴士路線

值得一提的是,城巴過去兩年分別為全體員工加薪4.5%及4.3%,並且推出加碼新入職獎金及巴士牌獎金,但這些「福利」似乎不足以吸引更多人入行,箇中原因值得大家反思。2017年,城巴曾發生導致3死30傷的車禍,事後證實涉事車長在事發前曾經連續數天工作13小時,揭示車長底薪偏低、不得不「自願」加班的窘境。其實,除了底薪不高和工時超長,晉升前景欠佳、交通意外有較大機會負上刑責等因素,亦令許多有意入行的年輕人卻步。

上述問題必須面對,但短期內不會見到成果。在此情況下,輸入外勞車長是無可奈何的選擇,畢竟沒有足夠車長候命的話,社會將難以正常運作,經濟活動亦難免受到影響。

城巴宣布引入20名內地車長的消息一出,有業界代表表示憤怒,擔心影響本地工人就業,不排除發起工業行動。 捍衛本地打工仔權益,無可厚非,但絕對不能凌駕整體社會經濟需要。更何況,今次輸入的外勞人數不算太多,而且根據法例,內地車長只會駕駛非專營巴士的固定路線,不會駕駛合共近300條城巴專營巴士路線,相信不會對本地車長的生計構成威脅。

此外,還有一個好處:當內地車長投入非專營巴士服務後,原本駕駛這些路線的本地司機,就可調到專營巴士,既有助釋放更多本地車長勞動力,亦有助減少專營巴士車長的工作壓力,這對乘客、巴士公司以至整體社會經濟利益,均有百利而無一害。
助釋放更多本地車長勞動力

目前,除了巴士車長,小巴司機、空中服務員、地勤人員均面臨人手不足的問題,客觀上香港有進一步輸入外勞的需要,本地業界對「飯碗不保」的憂慮恐怕還會持續下去。本地勞工和外勞之間,無可避免存在張力,關鍵在於做好平衡。展望未來,政府必須千方百計優先保障本地勞工,要嚴格審批和限制外勞數目,同時要加強監察,多派員突擊檢查,確保外勞在港期間不能從事其他工作,一旦發現有人違規,就要果斷執法;巴士公司等本地企業,則應持續優化工作環境和改善薪酬福利,致力為本地新人入行創造誘因,從而減少、甚至徹底消除對外勞的依賴。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