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人流範式轉移 須解兩地通關堵點

2024-01-03 00:00

除夕跨年煙花倒數過後,大批內地旅客因交通和關口配套不足,被逼通宵滯留香港,引起熱議。港府昨天檢視問題後,提出一些改善假日通關安排,但這只是治標,因內地旅客和港人消費模式已改變,若不從根源入手,逼爆口岸問題恐怕將陸續有來,而且會由節日延伸至周末長假期。

港府多名司局長與旅發局、港鐵、九巴、跨境直通巴士營運者開會後,除了解釋大批內地旅客元旦凌晨滯留多個車站原因外,還宣布了今後會循三方面加強假日通關安排,包括在舉辦可能吸引大量旅客訪港活動前,由政務司司長召開高層會議,加強統籌協調各部門和業界部署,確保過關交通暢順;與內地商討延長鐵路口岸的開放時間和增加24小時通關口岸數目;以及研究如何優化交通安排,方便跨境巴士流轉。
節日延港鐵服務時間疏過境人流

今次內地旅客在港滯留事件曝露了兩個問題。第一,除夕跨年煙花倒數匯演成功吸引48萬人在維港兩岸觀賞,當天有22.7萬名內地旅客來港,創去年單日新高。即使當局監察到有大批內地旅客湧港,卻以僵化手段處理,以為要求跨境直通巴士和皇崗巴士營運者在元旦凌晨時份增加人手和旅巴,便可疏導內地旅客出境,未有深究當中可能遇到的一些技術性問題,例如尖沙咀有大量人流,警方實施人流管制,導致行車緩慢,也沒考慮過皇崗口岸會出現大量私家車,導致口岸擠塞,令車龍伸延至新田公路,影響到直巴返回市區的時間。

第二,當局高估了內地旅客的消費,以為他們在觀賞完煙花,大多會在港留宿一晚,卻沒想過會有2.6萬人即時漏夜坐直巴返回內地。事實上,內地旅客疫後消費模式已大不同,不再血拼購物,而是追求文化藝術深度遊,即使港府推出連串盛事,以及推出夜繽紛,仍是傾向即日往返,寧願分幾次來港一日遊。背後原因相信是香港與大灣區的交通網絡已形成一小時生活圈,往返更便捷,加上香港物價指數高,隨時住一晚酒店的費用,已足以在港吃喝玩樂兩、三天,令內地旅客更不願在港花錢過夜。

同樣,港人疫後總是在周末和長假期相約朋友北上消費,因深圳地鐵沿線多個大型商場開幕,不管是食物抑或日用品均比香港售價便宜,而且服務水平佳,令很多市民覺得北上消費平靚正。

這反映內地旅客和港人消費以至人口對流模式出現了結構性轉變,屬範式轉移的類別,不管是港人北上,抑或內地旅客南下,均傾向即日往返,而這個趨勢已成形,意味未來兩地的人流量會大增,若政府仍維持現行機制處理,即8個陸路口岸中,僅皇崗口岸與深圳保持24小時通關,而且繼續維持兩地兩檢,每逢周末或重大節日,過關時間長和人龍擁擠問題只會持續惡化。

港府提議在重要節日慶典期間,透過跨部門與持份者協調統籌,安排港鐵適度延長服務時間,以一班列車載客量達2500人,相當於50班直巴,有助短時間疏導深宵過境旅客,紓緩直巴壓力,也不會影響正常收車後維修,是可行方法,大前提是內地必須作出配合。
處理通關問題須有全盤考量

然而,隨着兩地人流往來頻繁,始終要面對旅客市民深宵通關的需要,單靠皇崗口岸並不足夠,港府需要盡快與內地商討增加多幾個24小時通關口岸,而且爭取早日在這些口岸落實一地兩檢,甚至參考澳門與珠海的兩地一檢模式,通關者只需要出示證件一次,便可在30秒內完成出入境手續,加快過關時間,有助疏導人流。

面對內地旅客和港人消費和人流模式出現根本性轉變,港府在處理兩地通關問題時,切不能停留在過往模式,而是要有通盤考量,並以前瞻性眼光,想方設法簡化通關手續,提升運力,以及盡快實施更多口岸24小時通關,令兩地人流更暢順,有助兩地經濟貿易發展,打造大灣區生活圈。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