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输入外劳车长 更要吸纳本地人才
2024-04-29 00:00城巴早前宣布通过政府「运输业输入劳工计划」,获批输入20名内地车长,首批5人将陆续抵港,并准备接受本地驾驶考试,最快5月底可以正式工作。按照法例,内地车长只会驾驶非专营巴士的固定路线,但本地业界眼见增加了竞争对手,难免百感交集,担心饭碗不保。类似担忧不能说完全没有根据,唯香港当前确实面临司机不足的问题。输入外劳作为一项救急的短期政策,实属必须。未来,政府应做好把关工作,严格限制外劳数量,保障本地车长权益;巴士公司则应进一步改善员工待遇,吸引更多新人入行。
去年中,运输及物流局引述公共交通人力资源研究报告,指出本港公共小巴人手短缺近2000人,客车司机短缺约1600人,分别占该类司机约两成人手,足见运输业界「唔够人」是不争的事实。有意见认为,车长人手不足的元凶是疫情,疫情结束后问题会自动解决。这种说法有一定市场,却难以解释为何社会复常已有一年多,短缺仍如此严峻,以致当局不得不输入外劳。
外劳只驾驶非专营巴士路线
值得一提的是,城巴过去两年分别为全体员工加薪4.5%及4.3%,并且推出加码新入职奖金及巴士牌奖金,但这些「福利」似乎不足以吸引更多人入行,个中原因值得大家反思。2017年,城巴曾发生导致3死30伤的车祸,事后证实涉事车长在事发前曾经连续数天工作13小时,揭示车长底薪偏低、不得不「自愿」加班的窘境。其实,除了底薪不高和工时超长,晋升前景欠佳、交通意外有较大机会负上刑责等因素,亦令许多有意入行的年轻人却步。
上述问题必须面对,但短期内不会见到成果。在此情况下,输入外劳车长是无可奈何的选择,毕竟没有足够车长候命的话,社会将难以正常运作,经济活动亦难免受到影响。
城巴宣布引入20名内地车长的消息一出,有业界代表表示愤怒,担心影响本地工人就业,不排除发起工业行动。 捍卫本地打工仔权益,无可厚非,但绝对不能凌驾整体社会经济需要。更何况,今次输入的外劳人数不算太多,而且根据法例,内地车长只会驾驶非专营巴士的固定路线,不会驾驶合共近300条城巴专营巴士路线,相信不会对本地车长的生计构成威胁。
此外,还有一个好处:当内地车长投入非专营巴士服务后,原本驾驶这些路线的本地司机,就可调到专营巴士,既有助释放更多本地车长劳动力,亦有助减少专营巴士车长的工作压力,这对乘客、巴士公司以至整体社会经济利益,均有百利而无一害。
助释放更多本地车长劳动力
目前,除了巴士车长,小巴司机、空中服务员、地勤人员均面临人手不足的问题,客观上香港有进一步输入外劳的需要,本地业界对「饭碗不保」的忧虑恐怕还会持续下去。本地劳工和外劳之间,无可避免存在张力,关键在于做好平衡。展望未来,政府必须千方百计优先保障本地劳工,要严格审批和限制外劳数目,同时要加强监察,多派员突击检查,确保外劳在港期间不能从事其他工作,一旦发现有人违规,就要果断执法;巴士公司等本地企业,则应持续优化工作环境和改善薪酬福利,致力为本地新人入行创造诱因,从而减少、甚至彻底消除对外劳的依赖。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