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才」黃永玉辭世 望「骨灰作肥料回大自然」

2023-06-15 00:00

黃永玉的詩書畫木刻雕塑俱佳。
黃永玉的詩書畫木刻雕塑俱佳。

(星島日報報道)「一代鬼才」黃永玉逝世,享壽99歲!黃永玉的子女昨天發布訃告,父親黃永玉因病於前天(6月13日)3時34分離去,尊重他的意願,不舉行任何告別、追悼儀式。黃永玉的遺囑也曝光:「我希望我的骨灰作為肥料,回到大自然去。」黃永玉與香港淵源深厚,兩度在港定居,能說流利粵語,詩書畫木刻雕塑俱佳,是當代中國文化界具有重大影響力的藝術家。

「我希望我的骨灰作為肥料,回到大自然去。請所有人尊重我這個願望。我離去之後,任何人不得辦理各種類型的紀念活動。」黃永玉子女黃黑蠻、黃黑妮、李潔琴昨天發布訃告,其遺囑也曝光。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昨天表示對黃永玉逝世深感痛惜,並向其家人致以慰問。
詩書畫木刻雕塑俱佳

黃永玉1924年在湖南省鳳凰縣出生,土家族,因為家貧,12歲離家遠闖天涯,在內地多處地方留下足,14歲開始發表作品,從事木刻創作,在畫壇嶄露頭角。1948年,24歲的黃氏與夫人張梅溪移居香港,曾任職《大公報》和《新晚報》,並舉辦第一次個人畫展。
曾移居香港辦第一個畫展

1953年,受到表叔、文學家沈從文的鼓勵,黃永玉返回北京,在中央美術學院任教。往後的幾年,他的作品數量、樣式、媒體、風格、題材均十分驚人。

文革期間,黃氏被打成「牛鬼蛇神」,其一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水墨畫《貓頭鷹》被列為「黑畫展覽會」的榜首。文革後他專注水墨畫的創作,曾任中國美協副主席。1988年,他一度重返香港定居,與金庸、黃霑等文化名流成為好友。

黃永玉博學多識,詩書畫俱佳,是詩、雜文、散文、小說、劇本的大家,畫過《阿詩瑪》、生肖郵票《猴》和毛主席紀念堂山水畫等,還有《永玉六記》、《這些憂鬱的碎屑》、《沿着塞納河到翡冷翠》、《無愁河的浪蕩漢子》等書。他在澳洲、德國、意大利和中國內地、香港開過畫展,其美術成就曾獲意大利總司令獎。 
嗜煙斗養狗 不望留骨灰

黃永玉嗜煙斗,養狗、看書、聽音樂,健談風趣,被稱為「老頑童」。他用笑來對抗生活中的煩惱,甚至包括死亡。「對死我是一點也不畏懼,而且我不希望留下甚麼骨灰,進甚麼祠堂,不需要,所以我開玩笑,等我死了之後先胳肢我一下,看我笑不笑。」

「明確的愛,直接的厭惡,真誠的喜歡。站在太陽下的坦蕩,大聲無愧地稱讚自己。」這是黃永玉在2006年出版的《沿着塞納河到翡冷翠》中所寫的,也成為很多年輕人酷愛的經典語錄。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