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論政經|雙櫃枱模式促人民幣國際化

2023-06-13 00:00

港交所「港幣──人民幣雙櫃枱模式」將於本月19日起正式推出,是香港資本市場發展又一重要里程碑,有助於豐富本港人民幣產品種類和規模,鞏固及提升香港作為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中心的地位,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

自2004年推出個人人民幣銀行業務以來,香港一直發揮其國際金融中心優勢,成為內地金融領域對外開放可靠的「試驗場」,令人民幣逐步走向國際,香港自身亦發展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並強化作為連接內地和國際資本市場的橋梁角色。截至去年底,香港人民幣存款總額接近1萬億元人民幣,並且處理全球約75%離岸人民幣支付款額。

在資金池不斷壯大的同時,人民幣投資和交易需求亦持續增加。長遠而言,香港要鞏固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的領先地位,需要在流動性、產品和基礎設施等方面繼續努力,特別是豐富以人民幣計價的產品種類。而港交所的雙櫃枱模式正是發展多元化人民幣計價產品的重要一步,為本地及海外投資者提供配置人民幣資產的選項。
加強離岸人民幣流通

新模式讓投資者可分別以港幣與人民幣兩個幣種,進行買賣和結算獲納入雙櫃枱交易的股份。兩個櫃枱下的證券屬於同一類別證券,可以在不改變實益擁有權的情況下相互轉換,投資者可以港幣買入股票,然後以人民幣賣出,亦可以人民幣買入,以港幣賣出。投資者可更好地按自己的投資偏好、配置需求、市場判斷和風險承受能力,靈活選擇以交易貨幣,更好地分散、管理、對沖和降低匯率風險與匯兌成本。

雙櫃枱模式既可提升香港證券市場競爭力,更能令香港離岸人民幣流通活躍起來,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值得注意的是,雙櫃枱模式初期將主要面向本地及海外投資者,而內地的「北水」──南向港股通交易者仍有待政策進一步放寬,屆時將進一步促進港股通交易,滿足內地資金多元配置資產的需求,並增強香港金融市場的發展動力。

面對人民幣國際化及海外投資者更着重分散單一貨幣投資的大趨勢,為香港鞏固及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帶來絕佳機遇。未來,我們要繼續開拓人民幣計價的投資工具和渠道,強化匯率和利率風險管理,持續提升人民幣市場的深度和廣度,完善離岸人民幣生態系統發展。
李民斌
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