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傾倒核廢水自私 港須更積極阻止

2023-06-14 00:00

日本當局不顧鄰近國家和地區強烈反對,一意孤行計畫將逾百萬噸的核廢水傾倒入海。近日更爆出在福島核電廠港灣內的一條海水魚輻射元素「銫」的含量,超過正常標準180倍之多。消息反映出核廢水對海洋生態及生物的危害絕對是實際存在的。香港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和警惕,嚴防核廢水排放對香港的海域生態及食品安全造成危害。
日方極不負責 為省錢傾倒入海

自福島地震導致核電站泄漏大量放射性物質,各方均關注日本將如何處理被輻射污染的廢水。日本當局曾提出五種方案,但在未進行充分論證可行性的情況下,日方便草率決定將所謂處理後的核污染水向海洋一排了之。

在決定使用該方案後,日方反覆稱其排放的是經過淨化的「處理水」,且安全無害。試問若果真是如此,日方為何不將核廢水排放至國內的湖泊,而是要選擇向海洋傾倒?該事件日方專家委員曾給出過赤裸裸的明確答案:排海方案是最省錢,且對日本污染最小的做法。

事實上,這已經並非第一次被爆出有日本海產受到核廢水的污染。早於2011年泄漏事件發生後,負責運營核電廠的東京電力公司曾下令排放一萬一千五百噸的所謂低濃度核廢水入海,結果導致鄰近的茨城縣水產遭到污染。而在傾倒前,日本當局及東電竟未事前告知將進行排放。這極不負責的做法便可看出,日方所謂排放無害的說法是多麼站不住腳。約一萬噸的排放便已經造成如此嚴重的污染,難以想像計畫常年排放的過百萬噸核廢水傾倒入海,將造成多麼嚴重的破壞。

針對事件,年初特區政府成立跨部門專責小組,監察事態發展。近日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在報章撰文,立場鮮明地指出若日方開始排放污水,特區政府必定會限制可能受影響的日本食品進入香港。特區政府的強硬表態,闡明了譴責及反對核廢水排海的態度,亦是對香港市民健康和安全負責的做法。
港須密切監察 聯各方共阻傾倒

而現階段其實港府仍有空間,更好地保障市民的健康與安全。譬如目前香港要求來自福島及鄰近幾縣的冷藏水產品,附上日本當局簽發的輻射證明書。但市民在選購產品時,卻並不能知曉產品的真正來源地。在日本食品可能污染的風險增大之際,當局理應要求日本進口的各類食品標明產地來源,增加市民的知情權,供香港消費者自行判斷和選擇。

另一方面,香港作為日本農林產品和水產品第二大出口地,更是第一大出口地中國內地的主要轉口港。近年來許多日本相關企業,都將8600萬人的大灣區市場視為其產品最重要的推廣地點。若日方繼續執意傾倒核廢水,我認為香港便將不止是考慮暫停福島及附近幾縣產品的進口了。

日方選擇了看似最便宜、對日本損害最小的做法,實際卻是要周邊一齊埋單。傾倒的核污水不可避免將對人類及全球生態造成難以恢復的傷害。為了香港的下一代,為了大家共同的海洋,香港必須盡我們所能,與國家及臨近地區的受害者一同從各個可能層面向日本施壓,阻止其走上破壞海洋的不歸路。
陳克勤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