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學生墮投資騙局損21萬

2023-06-12 00:00

商罪科訛騙組高級督察吳振耀、高級督察劉兆寶及投委會投資者教育及企業傳訊總監楊藯怡(左至右)呼籲,市民投資前應謹慎三思,更要慎防騙徒。
商罪科訛騙組高級督察吳振耀、高級督察劉兆寶及投委會投資者教育及企業傳訊總監楊藯怡(左至右)呼籲,市民投資前應謹慎三思,更要慎防騙徒。

(星島日報報道)近年投資騙案猖獗,警方於今年1至4月錄得逾1174宗案件,比去年同期增逾5成,當中一名年僅17歲的中五男學生亦墮入加密貨幣投資騙局,被騙徒游說學習投資賺錢,結果失去平日辛苦儲下的逾21萬元零用錢;至於損失金額最多的受害人為中年女會計師,她與騙徒發生網上情緣,被哄騙投資外匯,隨後轉帳2730萬元至指定帳戶而受騙;有八旬婆婆則被騙去亡夫遺產和畢生積蓄共910萬元。
商業罪案調查科訛騙組高級督察吳振耀表示,投資騙案於2020年開始有上升趨勢,當年有510宗,2021年上升至1511宗,2022年增至2850宗,換言之,最近3年上升了4.5倍;今年1至4月升勢仍持續,有1174宗,比去年同期的781宗增逾5成,受害人年齡介乎14至86歲,總損失金額達7.086億元,比去年同期的4.68億元上升了21%;警方致力打擊有關騙案,今年截至本月8日為止共拘捕了64人。

吳指出,近年投資騙案主要涉及加密貨幣、股票及外匯產品,其中前兩者均有上升,加密貨幣方面,今年1至4月有675宗,損失金額為4.116億元,比去年同期的536宗及3.328億元均上升逾25%;股票方面,今年1至4月有229宗,損失金額1.2193億元,比去年同期的46宗及0.1605億元分別上升近4倍及6.6倍。
重注「加碼」後不能套現

商業罪案調查科訛騙組高級督察劉兆寶透露另一個案,指受害人為17歲中五男學生,今年4月9日透過交友程式結識騙徒,雙方聊天僅數小時,騙徒便推介聲稱可投資加密貨幣的手機應用程式,鼓勵他學習投資賺錢,他遂按指示下載,轉帳200元到指定個人戶口開戶,2日後看到投資戶口有幾倍利潤,覺得吸引,於是同一天過數5次到指定戶口,金額由5000元至11萬元不等,合計轉帳逾21萬元儲下多時的零用錢,雖然再過2日看到投資戶口賺了數百元,但當想取錢時,騙徒以不同藉口拒絕,他終發覺懷疑受騙而告訴家人,經商量後報警。
女會計師墮情騙失2730萬

至於今年損失金額最多的受害人,是任職會計師的54歲女子,她誤墮網上情緣騙局,被騙徒游說投資外匯,其後按指示將2730萬元轉帳至指定帳戶,以為是為其投資戶口充值,結果被騙。

劉續稱,80歲已退休婦人亦受騙,她於去年7月在知名網上樓盤租售平台為物業發布放租廣告,並留下手機號碼,約半個月後收到外國號碼發送的短訊,騙徒自稱是在美國任職投資分析師的美籍華人,將前往香港工作,打算租樓,成功與婆婆打開話題,之後他們不斷通過訊息和電話分享在美國和香港的生活,騙徒及至2個月後露出真面目。
退休婦買外匯被騙910萬

劉指出,騙徒推介聲稱可投資外匯的虛假投資應用程式,稱可賺大錢,婆婆受騙按指示開立網上投資戶口,轉帳20萬元到指定的本地銀行個人戶口,以為是為投資戶口充值,翌日發現投資戶口由20萬元升至40萬元,覺得吸引,因此從去年9月至今年3月份27次存入890萬元到17個個人戶口,此後婆婆查看投資戶口,發覺賺大錢,高峰時顯示有5400萬元利潤,但婆婆今年3月想取錢,騙徒以不同原因游說不要取款,到了4月,婆婆發現投資戶口被凍結,騙徒要求付800萬元手續費解凍戶口,此刻婆婆才向同住家人說出事件及報警,總計婆婆損失910萬元,當中500萬元是亡夫留下的遺產,其餘是畢生積蓄。

由於投資騙案猖獗,劉兆寶說商罪科將進行大型項目進行打擊,並與不同界別團體和持份者合作,務求將防騙訊息傳送到不同界別及年齡的人。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