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財:首要「支援」解決社會精神危機

2024-05-20 00:00

林正財形容,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工作繁忙,冀任內落實真正幫助受精神困擾者政策。
林正財形容,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工作繁忙,冀任內落實真正幫助受精神困擾者政策。

本港近年接連發生倫常慘案,照顧者精神壓力備受關注;學童輕生不斷,亦引發社會關注校園危機。行政會議成員兼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主席林正財,日前在亞洲醫療健康高峰論壇接受《星島》訪問,談及要解決當下社會精神危機,首重「支援」,港府已在校園層面鼓勵校方「開放校園」,允許更多社福機構及非政府組織進駐,以免校方在危機出現時「單打獨鬥」;社區長者中心、智障人士宿舍等服務點,亦應同步提供照顧者支援,及早掌握照顧者實況。同時,委員會亦擬落實幫助精神受困擾人士措施,包括與更多企業建立「精神健康友善」的工作環境。
都巿生活節奏緊張急速,不少港人飽受無形精神壓力。林正財提及,近年學童自殺個案多,近日亦有女學生在校內持刀傷人,種種事件均反映校園環境越趨複雜,特顯校園管理的重要性。他指,政府各個部門均有協力締造健康校園環境,如教育局早前提出《4Rs精神健康約章》,冀助學生提升抗逆力及適時放鬆等竅門;衞生署推出的「全校園健康計劃」,亦參照世衞框架,在校內推動健康飲食、精神健康及社交健康等主題,冀助學生改善身心和社交健康情況;另社會福利署亦與很多非政府組織合作推展校園支援計劃。林正財形容:「只要校方願意開放校門,政府部門均很樂意支援,一同建構健康校園環境。即使校內出現危機,也有更多人可協助。」
期望任內落實有效措施

另葵芳邨上周再爆出有單親六旬母親,疑因擔心無力照顧智障兒子雙雙輕生慘案,為今年第4宗照顧者悲劇,引發坊間倡議港府應主動尋找照顧者作出支援。不過林正財坦言,照顧者平日未必想受到「騷擾」,倡應在長者中心、青少年中心、智障人士宿舍及特殊學校等社區服務點,一併提供照顧者支援,而非「無端端在社區盲找照顧者」。他續指,期望在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任期內,落實「真正幫到」受精神困擾人士措施,如持續完善現時應對學童精神健康問題的「三層應急機制」、照顧者支援熱線等。

同時在人口老化大環境下,認知障礙症患者支援亦需加強。林正財指,目前醫管局轄下的「記憶診所」輪候期較長,令患者因未確診難接受社區服務,倡可借鑒現時學前兒童的「早期介入服務」,與長者中心等合作為未有正式醫學診斷,但懷疑出現認知障礙長者提供支援,「我們不想有正式斷症才開始服務。」林指,委員會正從篩查、斷症及社區支援等方面作出檢討,並邀請不同政府部門協商,冀盡快作出改善。

至於北上安老風潮,林正財指未來可考慮將「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計劃」適用範圍,擴展至內地,並將兩地醫療紀錄跨境互通,便利港人在內地養老。不過他指出,現階段港人長者多選擇在大灣區內安老,未有需要將領取長者生活津貼範圍擴展至廣東及福建以外。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