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實迎接中國旅客 政治操弄損復甦

2023-01-12 00:00

因應南韓和日本針對旅客的連串歧視性入境限制措施,中國連續兩天推出反制措施,藉此表達不滿,並收殺雞儆猴作用,警告他國切勿政治操弄防疫措施。各國出於公共衞生考量,加強對入境旅客核酸檢測是可以理解,但防疫措施須本着科學角度推行,不能借疫情問題進行政治角力,否則只會引發外交風波,錯失中國旅客重臨所帶來的商機。

中國繼前天宣布暫停簽發南韓民眾赴華訪問、商務、旅遊、就醫、過境及一般私人事務類短期簽證,並暫停審發日本人赴華普通簽證後,昨天再出招,對韓日公民暫停簽發口岸簽證,暫停韓日公民來華實行七十二及一百四十四小時過境免簽政策。
入境歧視措施或損遊韓日意欲

本來各國一直要求中國開關,但隨着中國打開國門,多國卻以中國正在爆疫為由,紛紛要求中國旅客入境前須持有四十八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報告,甚或扺埗後即時再做核酸檢測。從公共衞生角度來看,要求中國旅客採取臨時防疫措施,包括入境後檢測、對陽性人士進行隔離,是可以理解。過去三年,中國為外防輸入,要求入境人士,不管是中國公民抑或外國旅客,均須做檢測和隔離,完全是一視同仁,但反觀韓日近日不斷出台的防疫措施,卻只針對中國旅客,且帶有歧視性,令中國無法接受。

首先,南韓駐華使館本月對中國公民限制簽發短期簽證,又暫停增加來自中國的入境航班班次,對來自中國、香港和澳門的航班一律限制在仁川機場升降。中國旅客入境後,須戴上黃色掛牌,由南韓軍人監視陪同下去做檢測,並任由記者拍照,一旦驗出陽性,被送到沒牀、沒枱凳的設施隔離,受到歧視性對待。至於日本也限制來自中國航班只能在四個機場升降,暫時不許增加航班班次。

南韓政府解釋這是基於公共衞生安全所作出的「合理」措施,因中國疫情不斷惡化,可能產生新變種病毒,不得不採取上述措施,但對中方來說,這是專針對中國人的歧視性措施。據南韓媒體報道,抵韓的中國旅客檢測呈陽性比率,由截至周一的過去八天的百分之十七點五,大幅降至周二的百分之五點五,反映中國旅客對南韓公共衞生構成威脅並不符合事實。同時,中國各地的新冠病毒毒株仍是舊毒株為主,反觀傳染力更強的XBB變種病毒正在美國爆發,佔整體新增確診個案比率由一個月前的百分之一點三,大增至目前百分之二十八,可是南韓卻無視XBB的威脅,依然讓美國旅客免檢疫入境,凸顯其處理變種病毒持雙重標準,也讓人質疑其限制中國旅客入境背後動機,是否藉這場政治騷向「老大」美國示好。

中國外長秦剛曾與南韓外長朴振通電話,就南韓對華旅客所作出的歧視性入境限制表示關注,但韓方沒有採取措施更弦易轍,中方唯有祭出對等反制措施,以示不滿。同時,中方亦藉機向其他國家示警,收緊入境防疫措施須符合科學精神,不能過分升級,否則中方會奉陪,予以對等反制措施,伴隨而來的是外交風波。
以科學精神防疫免生外交風波

事實上,各國都視旅遊業為疫後提振經濟的關鍵環節,而中國是全球主要國際旅客來源。餓遊已久的中國旅客,渴望盡快再出國遊玩購物,韓日推出歧視性入境措施,不但影響到中國旅客對兩國的觀感,不快體驗更會打消今後到韓日旅遊意欲,隨時搬起石頭砸自己腳。反觀泰國副首相親自迎接首批中國旅客,讓人真切感受到泰國和東南亞的好客熱情,更願意推介親友到東南亞旅遊,隨時成了大贏家。

相信各國都希望疫後經濟盡快復常,若有人企圖拿疫情進行政治操作,只會令環球復常出現波折,拖慢復甦步伐。大家應秉持着科學精神處理,避免摻雜政治角力,為經濟復常添煩添亂。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