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成本飆升可理解 語言偽術不可取

2022-11-23 00:00

兩家電力公司昨天在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公布明年電費調整安排,加價是意料中事,驟眼看沒有像早前放風般大幅加價,原來只是公關伎倆,突然改變一貫做法,改用十一月作為基數,令加幅成了單位數,而政府亦對外公布電費加價單位數,實有取巧誤導市民之嫌,當局須向公眾解釋,為何大玩數字遊戲。

兩電早在幾個月前便已放風,指國際燃料價格飆升,明年大幅加價是在所難免,而加幅介乎逾一成至逾三成,已令社會嘩然,因本港各行各業仍受疫情衝擊,至今仍未復甦,連續三季錄得負增長,兩電大幅加價只會令中小企和升斗市民百上加斤,但當政府和兩電揭盅電費加幅時,中電和港燈分別加價百分之六點四和百分之五點五,令人覺得加幅不多,可以鬆一口氣。
倘收回墊支燃料費加價更驚人

不過,心水清的議員在追問下卻發現落差如此大,原來是兩電和政府在玩語言偽術,加價是以十一月當前的價格來計算,有別於過往以一月計算的做法。即使當局也同時列出若以今年一月計算,中電和港燈的淨電費實際按年升幅分別是約兩成和四成半,加幅相當嚇人。議員隨即炮轟政府取巧,突改變比較做法,相信是與當局無法要求兩電降低允許百分之八利潤回報,唯有淡化電費實際加幅和誤導市民之嫌,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早前要求兩電大幅利用電費穩定基金來壓低電價,而兩電在十一月開始採取行動壓低明年一月電價。

燃料上升是全球性問題,尤其今年初俄烏戰事爆發,令國際能源價格爆升,沙特阿拉伯早前又宣布減產,使能源價格短中期持續在高位徘徊,歐洲人成了最大苦主,截至上月為止,當地一般家庭的燃料帳單按年急升九成。相比歐洲,香港電費升幅不大,除了與香港能源主要由煤、天然氣和核電組成,並不像歐洲般主要仰賴進口俄羅斯油氣,更重要是當局施壓兩電動用電費穩定基金逾十九億元來減低電費加幅,並墊支了四十億元,承擔燃料帳負結餘,但這不意味問題獲得解決,而是將問題推遲處理,因全港市民仍欠兩電四十億元,一旦兩電收回相關墊支燃料費時,並反映在電費加幅上,恐怕屆時淨電價和電費將會大幅飆升。

此外,即使國際燃料價格最終回落,兩電加價壓力恐怕難除,因港府定下二〇五〇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兩電除了減少用煤發電,更須積極發展可再生能源,如風能、氫能、核能,但這涉及龐大投資,必然導致電力生產成本持續上升,而根據利潤管制協議,兩電的准許利潤水平定在固定資產平均淨值百分之八,兩電投資愈大,允許賺取的利潤便愈多。因此兩電現在積極投資清潔能源,其固定資產投資勢將成為未來加電費的最佳藉口。
宜檢討利潤回報率防電費飆升

兩電在加價同時,亦宣布明年推出多項社區支援計畫,向弱勢社群和低用量用戶提供回扣,屬小恩小惠,多名議員批評兩電在經濟不景氣下仍要賺足百分之八回報,未盡企業的社會責任。畢竟本港今年全年GDP勢必負增長,即使明年經濟有望反彈,但肯定追不上電費升幅,而電費是不少企業經營的重要成本之一,加電費只會加重中小企負擔,最終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兩電不應只顧眼前利潤,應與市民共渡時艱,從准許利潤中撥出部分款項承擔燃料費。

國際電費加幅驚人,兩電有加價壓力,但須明白香港實際情況而適度調整。港府亦應考慮延長明年屆滿的電費補貼計畫,紓解市民和中小企的困難,研究是否推政策鼓勵基層更換節能電器,以減低電費負擔,亦有助減排,並認真檢視是否可調低兩電利潤回報率可能性,不宜以根據合約精神不能更改為由,放任兩電在加電費時獅子開大口。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