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事|桐油.蔴纜.淺灘

2022-11-14 00:00

一八八○年的油麻地避風塘。
一八八○年的油麻地避風塘。

油麻地位於九龍半島西面,曾經是著名的商業和娛樂中心。如今的油麻地雖不似尖沙嘴、銅鑼灣等地區商業化,但卻保留了很多香港昔日風貌,極具特色。

桐油蔴纜 地名由來

油麻地,舊稱「油蔴地」、「蔴地」。地名中的「油」字,相信是指在漁民製作、修補蔴纜和維修船隻中不可或缺,而又可使木製船體、漁網、繩纜、帆布更防水耐用的「桐油」。至於「蔴」字,則得名於「蔴纜」,泛指以麻類製成的繩纜和漁網,是舊日漁民繫船牽帆、捕魚謀生的必備之物。清代的油麻地是一片淺灘,人煙稀少,嘉慶《新安縣志》也未有油麻地的記載。約至一八五○年代,漁民以今日的油麻地天后廟前榕樹頭為中心,晾曬蔴纜,補修船隻,並售賣蔴纜、桐油等材料,在附近形成市集,故名「油蔴地」。一八七三年的差餉徵收冊記載,當時油麻地以造船及修船、麻纜、槳櫓等業為主。坊間亦有說油麻地原名「大石剌」,以該地海中一排大石為名,惟此名未見文獻記載。

「油麻地」一名最早出現於意大利傳教士獲朗他尼於一八六六年所繪的《新安縣全圖》,該圖中尖沙嘴上方標有「Jao Ma Ti」一名,相信是「油麻地」之英譯。而「蔴地」一名,語出油麻地天后廟內一八七○年的《天后廟重修碑銘》。一八七七年,港府的《九龍半島地圖》改稱為「Yau Ma Ti」,二次大戰後又統一拼寫為「Yau Ma Tei」。

大家或有疑問,油麻地的「麻」應作「麻」抑或「蔴」?其實兩字相通,早期多採用「蔴」字,如一九二四年成立的「香港油蔴地小輪船有限公司」。後來地鐵開通,採用筆劃較簡的「麻」字為站名,「油麻地」之名遂逐漸普遍,成為慣稱。現在只有街上招牌、小巴站牌等,尚保留「油蔴地」之名。

油麻地天后廟建於一八六五年,原為油麻地海旁的一座小廟宇,位於今北海街一帶。一八七○年,油麻地、尖沙嘴、官涌、旺角和深水埗居民組成油麻地五約,重修該廟,成為當地的宗教及商貿中心,亦是九龍最大的天后廟。據一八七○年的「重修天后古廟碑」,捐款者有三百多人,包括大鵬協鎮府、特授九龍分司等清朝官員,且有不少漁民艇戶。一八七八年,港府將天后廟以南及以北的街道命名為「廟南街」及「廟北街」,後來合稱為廟街。

廟街見證歷史發展

一八七四年甲戌風災摧毀了原來的天后廟,翌年居民籌款重建,遷至現址。據一八七五年的「乙亥春月重建天后古廟碑記」,捐款者達八百多個,包括廠、店、舟、艇、火船、道院、肉枱、客棧、鐵店等,印證當時油麻地商業的發達多樣。一八九○年,油麻地天后廟再度重修,當時的「重修天后聖母古廟碑記」更記載了過千名捐款者。至一八九七年,油麻地已有八千零五十一名居民,為九龍區中最多。

二十世紀初,隨着水果、蔬菜和魚類批發業的發展,令油麻地經濟發展越趨蓬勃。一九六○至一九七○年代,是油麻地發展的黃金時期。當時上海街不僅是巴士往來九龍和新界的必經之路,同時因靠近油麻地避風塘,成為水陸交通樞紐,區內戲院、茶樓、歌舞廳林立,是當時的商業和娛樂中心。

時至今日,油麻地仍保留大量的文物古迹、小店和老字號,著名的廟街、油麻地果欄,富有歷史特色的紅磚屋、油麻地戲院等,將這裏塑造成充滿文化色彩的社區。隨着時代發展,油麻地商業中心的角色雖然逐漸褪色,但它早已帶着新的面貌,推動和見證香港社會的發展與進步。
蔴地舟停榕樹下 桐油繩纜繫船間
倚欄猶見漁家火 古廟灘頭復改顏
蔡兆浚
香港地方志中心
《香港志.地名部類及附錄部類》責任編輯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