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事|桐油.蔴缆.浅滩

2022-11-14 00:00

一八八○年的油麻地避风塘。
一八八○年的油麻地避风塘。

油麻地位于九龙半岛西面,曾经是著名的商业和娱乐中心。如今的油麻地虽不似尖沙嘴、铜锣湾等地区商业化,但却保留了很多香港昔日风貌,极具特色。

桐油蔴缆 地名由来

油麻地,旧称「油蔴地」、「蔴地」。地名中的「油」字,相信是指在渔民制作、修补蔴缆和维修船只中不可或缺,而又可使木制船体、渔网、绳缆、帆布更防水耐用的「桐油」。至于「蔴」字,则得名于「蔴缆」,泛指以麻类制成的绳缆和渔网,是旧日渔民系船牵帆、捕鱼谋生的必备之物。清代的油麻地是一片浅滩,人烟稀少,嘉庆《新安县志》也未有油麻地的记载。约至一八五○年代,渔民以今日的油麻地天后庙前榕树头为中心,晾晒蔴缆,补修船只,并售卖蔴缆、桐油等材料,在附近形成市集,故名「油蔴地」。一八七三年的差饷徵收册记载,当时油麻地以造船及修船、麻缆、桨橹等业为主。坊间亦有说油麻地原名「大石剌」,以该地海中一排大石为名,惟此名未见文献记载。

「油麻地」一名最早出现于意大利传教士获朗他尼于一八六六年所绘的《新安县全图》,该图中尖沙嘴上方标有「Jao Ma Ti」一名,相信是「油麻地」之英译。而「蔴地」一名,语出油麻地天后庙内一八七○年的《天后庙重修碑铭》。一八七七年,港府的《九龙半岛地图》改称为「Yau Ma Ti」,二次大战后又统一拼写为「Yau Ma Tei」。

大家或有疑问,油麻地的「麻」应作「麻」抑或「蔴」?其实两字相通,早期多采用「蔴」字,如一九二四年成立的「香港油蔴地小轮船有限公司」。后来地铁开通,采用笔划较简的「麻」字为站名,「油麻地」之名遂逐渐普遍,成为惯称。现在只有街上招牌、小巴站牌等,尚保留「油蔴地」之名。

油麻地天后庙建于一八六五年,原为油麻地海旁的一座小庙宇,位于今北海街一带。一八七○年,油麻地、尖沙嘴、官涌、旺角和深水埗居民组成油麻地五约,重修该庙,成为当地的宗教及商贸中心,亦是九龙最大的天后庙。据一八七○年的「重修天后古庙碑」,捐款者有三百多人,包括大鹏协镇府、特授九龙分司等清朝官员,且有不少渔民艇户。一八七八年,港府将天后庙以南及以北的街道命名为「庙南街」及「庙北街」,后来合称为庙街。

庙街见证历史发展

一八七四年甲戌风灾摧毁了原来的天后庙,翌年居民筹款重建,迁至现址。据一八七五年的「乙亥春月重建天后古庙碑记」,捐款者达八百多个,包括厂、店、舟、艇、火船、道院、肉枱、客栈、铁店等,印证当时油麻地商业的发达多样。一八九○年,油麻地天后庙再度重修,当时的「重修天后圣母古庙碑记」更记载了过千名捐款者。至一八九七年,油麻地已有八千零五十一名居民,为九龙区中最多。

二十世纪初,随着水果、蔬菜和鱼类批发业的发展,令油麻地经济发展越趋蓬勃。一九六○至一九七○年代,是油麻地发展的黄金时期。当时上海街不仅是巴士往来九龙和新界的必经之路,同时因靠近油麻地避风塘,成为水陆交通枢纽,区内戏院、茶楼、歌舞厅林立,是当时的商业和娱乐中心。

时至今日,油麻地仍保留大量的文物古迹、小店和老字号,著名的庙街、油麻地果栏,富有历史特色的红砖屋、油麻地戏院等,将这里塑造成充满文化色彩的社区。随着时代发展,油麻地商业中心的角色虽然逐渐褪色,但它早已带着新的面貌,推动和见证香港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蔴地舟停榕树下 桐油绳缆系船间
倚栏犹见渔家火 古庙滩头复改颜
蔡兆浚
香港地方志中心
《香港志.地名部类及附录部类》责任编辑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