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置車房「上樓」可加快市區重建

2022-11-14 00:00

七年前慈雲山車房大爆炸,釀成三死九傷。
七年前慈雲山車房大爆炸,釀成三死九傷。

(星島日報報道)七年前慈雲山車房發生大爆炸,釀成三死九傷,逼使政府檢視地下車房的安全性,希望車房能盡快移離民居。李耀培憶述,政府早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已有意取締位於民居的車房,但由於當時業界群起反對,當局亦未能提供土地重置,導致問題一直不了了之,以致位於土瓜灣十三街、跑馬地等地區的車房與民居共存,一直成為歷史遺留的問題。他相信,透過重置車房「上樓」,會有助加快處理舊區重建的問題。

與民居共存纏繞多區

李耀培指出,對於車房與民居共存,當局過去一直採取愛理不理的態度,直至慈雲山車房發生爆炸後,才開始亡羊補牢,但由於全港不同類型汽車多達八十多萬部,要令車房規範化並不容易,「新車壞了就要返廠維修,但不是每部也可以,而在三年之後,部分也會出來,找一些較為便宜的車房維修,變了地區車房的需求一直存在。」

由於原廠修理費用昂貴,收費相宜的小型車房更受車主歡迎。而土瓜灣最著名的「十三街」,包括木廠街、馬頭角街、龍圖街、鳳儀街、鹿鳴街、麟祥街、鷹揚街、鵬程街、鴻運街、蟬聯街、燕安街、駿發街及鶴齡街,則集中了逾百家車房,一家家排在橫街窄巷之中。不過,自二○一五年起,市建局在土瓜灣各區陸續開展重建計畫,頓時衍生大規模的搬遷重置需求。而十三街附近不少街道已被納入重建範圍,但由於車房數目眾多,成為推動重建的「樽頸」問題。

慈雲山車房爆炸前車可鑑

九龍城區議員楊永杰表示,市建局上月公布「五街」重建項目,凍結人口距離出價需時約六至八個月,期間將進行地區諮詢。他指,目前九龍城剩下最後一個大塊區域為十三街,「由於屬於綜合發展區,要十三條街一齊收才處理到。」

對於車房問題,楊永杰表示市建局有其他計畫協助業界復業,不過並非所有替代選址都合適,因車房傾向在整個產業鏈集中的地帶經營。他亦憂慮,若然市區車房要遷到洪水橋,可能不太方便。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