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論壇】新一年減廢寄望

2021-01-15 00:00

二〇二〇年剛過去,蔓延全球的疫情打亂了大家的計畫,許多事情變得不似預期。香港在這年的減廢路上,跌跌撞撞,回看去年走成如何,今年又如何寄望?

塑膠:去年令人印象特別深刻的,要數單位數字的回收率。根據去年底公布的最新《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塑膠回收率僅百分之八,少得可憐。由於報告是反映二〇一九年數字,政府於二〇二〇年一月推出中央收膠,於三區試行,資助回收商於指定地區回收塑膠,相信可提升回收率。不過,要全面改善香港處理塑膠廢料的現況,仍有漫漫長路,除了中央收膠需盡快擴展至十八區,亦要有高透明度的管理,才可挽回市民對塑膠回收的信心。另一方面,亦需跟從全球趨勢,逐步淘汰即棄塑膠用品。

生產者責任制:綠色力量一直着力倡議生產者責任制。環境局於二〇一三年的「香港資源循環藍圖」已提出就包裝物料研究生產者責任法規,二〇一六年終通過玻璃飲料容器的相關法規。至二〇一七年,當局就塑膠飲料容器展開相關研究,但三年過去,相關報告仍只聞樓梯響。更令人不滿的是研究對象未包括紙包盒。紙包盒是飲品市場第二大包裝物料,去年棄置量逾二萬七千噸。同樣為飲料包裝,為何未有同時開展研究?假若實施膠樽生產者責任制,生產商會否轉用紙包盒,以逃避法規?

另一邊廂,由不同持份者(包括生產商在內)組成的「免『廢』暢飲」工作小組早前發表立場書,建議設立一套獨立的包裝物料回收系統,由生產商投入資金回收,更表明膠樽及紙包盒應同步進行。既然生產商已主動行前一步,政府何不順水推舟,甚至更為進取,加快訂定法規以規定生產者回收所有飲品及食品包裝?同時,筆者仍積極期盼生產商結束「研究」階段,真正落地回收,那便是見真章與誠意之時!

廢紙回收:中國內地近年收緊回收物進口政策,香港彷彿總是活在「廢紙圍城」的陰霾下。去年政府推出現金資助廢紙回收項目,資助回收商以每公斤不少於七毫回收廢紙,一改以往倚賴市場經濟主導的態度,介入支援回收業,是香港減廢路上的重要轉變。但到去年末,又出現廢紙出口配額用盡的消息。雖然最後與內地達成協議,由內地指定紙廠接收香港的廢紙,但有關安排會否長遠實施,仍是未知之數。

廢紙是香港第二多的固體廢物,每日有二千七百零四公噸,必需以更長遠、穩定的方式處理。在本地興建再造紙廠/造漿廠似是可行的方案,可惜原定二〇二三年於環保園投產的再造紙廠「爛尾」收場。計畫追不上變化,「廢紙圍城」總是陰魂不散。

改革三色回收桶:街邊的三色回收桶一向為市民詬病。在鬧市街頭的回收桶比垃圾桶還要污糟,更經常爆滿,但被塞滿的卻是垃圾而不是回收物。誰會相信內裏的回收物會得到妥善處理?

去年年尾,申訴專員公署主動作出調查,評估三色回收桶的管理及成效。其實成效不難知道:既不能教曉市民何為物料回收,亦未能提升回收率。所以,是時候徹底改革公眾回收系統和政策。筆者倒對革新的「綠在區區」回收便利點充滿期望:設在鬧市、二十四小時、乾淨整潔、回收種類多……寄望是一個挽回市民回收信心的新開始。

二〇二〇年不易過,但人總要心存希望,相信明天會是較光明的一天。在減廢議題上亦然。寄望政府、生產商有所作為之餘,個人力量亦不能忽視,「減廢」之行始於足下,為自己定下減廢目標,今年做得更好吧!

余健綱

綠色力量助理教育及項目經理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