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论坛】新一年减废寄望
2021-01-15 00:00二〇二〇年刚过去,蔓延全球的疫情打乱了大家的计画,许多事情变得不似预期。香港在这年的减废路上,跌跌撞撞,回看去年走成如何,今年又如何寄望?
生产者责任制:绿色力量一直着力倡议生产者责任制。环境局于二〇一三年的「香港资源循环蓝图」已提出就包装物料研究生产者责任法规,二〇一六年终通过玻璃饮料容器的相关法规。至二〇一七年,当局就塑胶饮料容器展开相关研究,但三年过去,相关报告仍只闻楼梯响。更令人不满的是研究对象未包括纸包盒。纸包盒是饮品市场第二大包装物料,去年弃置量逾二万七千吨。同样为饮料包装,为何未有同时开展研究?假若实施胶樽生产者责任制,生产商会否转用纸包盒,以逃避法规?
另一边厢,由不同持份者(包括生产商在内)组成的「免『废』畅饮」工作小组早前发表立场书,建议设立一套独立的包装物料回收系统,由生产商投入资金回收,更表明胶樽及纸包盒应同步进行。既然生产商已主动行前一步,政府何不顺水推舟,甚至更为进取,加快订定法规以规定生产者回收所有饮品及食品包装?同时,笔者仍积极期盼生产商结束「研究」阶段,真正落地回收,那便是见真章与诚意之时!
废纸回收:中国内地近年收紧回收物进口政策,香港彷佛总是活在「废纸围城」的阴霾下。去年政府推出现金资助废纸回收项目,资助回收商以每公斤不少于七毫回收废纸,一改以往倚赖市场经济主导的态度,介入支援回收业,是香港减废路上的重要转变。但到去年末,又出现废纸出口配额用尽的消息。虽然最后与内地达成协议,由内地指定纸厂接收香港的废纸,但有关安排会否长远实施,仍是未知之数。
废纸是香港第二多的固体废物,每日有二千七百零四公吨,必需以更长远、稳定的方式处理。在本地兴建再造纸厂/造浆厂似是可行的方案,可惜原定二〇二三年于环保园投产的再造纸厂「烂尾」收场。计画追不上变化,「废纸围城」总是阴魂不散。
改革三色回收桶:街边的三色回收桶一向为市民诟病。在闹市街头的回收桶比垃圾桶还要污糟,更经常爆满,但被塞满的却是垃圾而不是回收物。谁会相信内里的回收物会得到妥善处理?
去年年尾,申诉专员公署主动作出调查,评估三色回收桶的管理及成效。其实成效不难知道:既不能教晓市民何为物料回收,亦未能提升回收率。所以,是时候彻底改革公众回收系统和政策。笔者倒对革新的「绿在区区」回收便利点充满期望:设在闹市、二十四小时、乾净整洁、回收种类多……寄望是一个挽回市民回收信心的新开始。
二〇二〇年不易过,但人总要心存希望,相信明天会是较光明的一天。在减废议题上亦然。寄望政府、生产商有所作为之馀,个人力量亦不能忽视,「减废」之行始于足下,为自己定下减废目标,今年做得更好吧!
余健纲
绿色力量助理教育及项目经理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