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水科」教材被批偏頗 屢捲入政治風波

2020-06-26 00:00

(星島日報報道)為配合新高中學制而設,標榜就熱門議題進行討論及分析的通識教育科,自〇九年推行至今,坊間對教材內容、教師教學方法有偏頗之嫌,一直爭議不休,近年更多次捲入政治風波,坊間不時有聲音要求檢討和改革,不少人更把青年人變得激進的責任,歸咎為通識教育的失敗。

通識教育科的課程設計,原意是鼓勵學生討論政策及社會議題時,建基事實作出判斷,尊重他人意見,達到多角度、明辨思考;有別於其他科目,該科不建議有教科書,着重議題探究,因而早年被譏為「吹水科」,文憑試多年以立法會組成、七一遊行等時事撰題,被指過度「政治化」。加上反國教事件與佔領中環,學生領袖冒起,坊間有批評指該科激化青少年,因而有評級改為及格與不及格、取消必修等建議。

去年反修例風波,身穿校服的學生走上抗爭前線,令通識教育科再起爭議,任教該科的資深教師賴得鐘與戴健暉,先後在網上發表仇警言論,被當局書面譴責,表明不得再犯,否則會取消教師註冊資格。考試及評核局負責該科的評核發展部高級經理盧家耀,更被指在社交網站留言「林鄭滾蛋!」,最終他與另一名評核經理辭職。

雖然該科教科書以往毋須送審,教學方式各校不同,但當局絕非放任不理,因應課本內容良莠不齊,個別更立場偏頗,當局去年與七家出版社達成共識,把現行課本送交當局接受「專業諮詢服務」,變相「自願送審」,為日後課本「送審」鋪路。同時委任課程發展處通識教育組全組人員為督學,加強重點視學,從教科書及教學方面加強規管。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