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維持高中必修科 部分內容刪減及精簡

2020-06-26 00:00

(星島日報報道)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早前稱今年內交代如何處理通識教育科,形容教育絕不是「無掩雞籠」。本報獲悉,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已完成相關研究,最快九月提交最終報告,據悉小組建議維持通識教育科,作為高中必修的核心科目,以維持高中課程的穩定性,但課程內容將有所刪減及精簡,具體交給課程發展議會屬下的專責委員會審視,預料「身分和身分認同」及「法治和社會政治參與」將是檢討重點,「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單元亦或刪減。

消息人士指,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已大致完成課程相關的報告定稿,建議大致與去年諮詢文件相若。備受關注的通識教育科,建議維持為高中必修的核心科目。去年諮詢期間遇到反修例爭議,專責小組收到不少意見,把社會問題歸咎該科課程出問題,需要整頓或改為選科,但小組研究後認為,當局已加強課程監管,包括加強重點視學,又為課本提供專業諮詢服務(詳見另稿),相信措施充分回應社會訴求,加上考慮到文憑試的國際認可、教育系統及高中課程的穩定等,不認同以政治原因,對該科作出更動。

據了解,專責小組亦建議通識教育科獨立專題探究,由現時「不可缺少」改為選修,以釋放更多學習空間;如學生選擇只在公開試答卷,成績足以最高考獲第四級。至於課程內容方面,專責小組認同有必要精簡,但報告不會列出具體內容,由課程發展議會屬下的通識教育科課程檢視專責委員會跟進。

通識教育科課程檢視專責委員會自去年底成立至今,已召開四次會議,在上一次會議上,已確立刪減與精簡課程的方向,將會逐一審視各單元內容。消息指,同屬「今日香港」單元的「身分和身分認同」與「法治和社會政治參與」,預料是課程檢討的重點,前者牽涉討論香港居民及中國公民的身分認同,由於社會不同解讀,施教不時被誤解,以為「香港人」與「中國人」身分認同有對立關係;後者料會強調法治精神和守法意識,包括不能以「公義」之名違法和施行暴力、不應以違法行為表達訴求等,在近期推出的官方教材已見端倪,兩者內容與課程重點預料將有重整。

「人際關係」單元或被刪減

據悉「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單元或被刪減,改為在其餘單元的不同課題作滲透討論,而「公共衞生」與「能源科技與環境」兩個單元,探討課題或會整合,刪減若干重複課題外,亦會切合STEM(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教育的理念。

教育局回應指,已邀請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就新冠疫情及停課,對課程和教學的影響加以檢討,小組將需要多幾個月時間工作,預計今年內一併完成所有檢討,並向政府提交建議。當局同時強調,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是香港特別行政區須履行的憲制責任,亦是政府的職責所在,也關乎全體市民的切身利益,待有關國家安全法的條例落實並在港實施後,將提供適當的支援,讓學校有效地推行國家安全教育。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