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振隆 - 文化安全教育 信手拈来|津中乐道

2023-09-25 17:57

维护国家安全是每间学校都不能忽视的教育目标,国家安全更从过去16项,增加到今天的20项。项目名称词意简单,但意涵深远。就文化安全而言,教师若忙于设计活动,反而会放下了当中意义。

时值中秋,又临国庆。若以此为例,其实正是好的文化安全教育机会。每天早起上学,师生必感到已没有开学之初那般酷热,反而早晚已觉微凉。如果你告诉大家中秋节将近所以转凉,相信大家必定同意。

要是我们藉此机会,让大家理解从24节气来看,现在正踏「秋分」。这时期,太阳直射点由赤道继续向南半球移动,昼短夜长越见明显。暑气渐消,天气开始转凉。

24节气是古人积累下来的智慧,在中国历法中准确反映自然的变化。天气冷暖,日照长短,这些都是容易感受得到,也轻易学得到。让师生认识中华文化,除了资料的吸收,更重要是亲身体验。

中秋佳节,往往是商品唤起这一代人的记忆。从暑假开始,不同类别和口味的月饼,都教人烦心。可是,中秋节浪漫而美丽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吴刚伐丹桂、玉兔捣药;历史故事貂蝉闭月、李白月下独酌、朱元璋月饼起义等,在今天似乎已越见少谈,有青少年更未有所闻。通过节日,学习中华文化,也是从身边开始。

十一国庆每年都是学校放假的日子,但国家建立并不是认识「十一」两字。放假之前,师生认识多一点「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肯定会更好的感受今天的盛世。

文化安全是一个大课题,与其办讲座、搞游戏,不若启导师生感受自己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国家历史、传统节日、传统智慧等都是文化安全的载体,通过校园生活,点点滴滴让师生感受中华文化,培养文化认同,建立文化自信。这就是最佳的国家安全——文化安全——教育。


许振隆
本栏由香港津贴中学议会校长撰写;本文作者为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黄楚标中学校长及离岛区校长会主席。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3年9月25日教育版专栏「校长有情」。

延伸阅读:

张佩姗 - 15年一贯|津中乐道

陆咏恩 - 潜能大爆发|津中乐道

李伊莹 - 具备国际视野的教育所思|津中乐道

叶志兆 - 阅读《心流》与教育|津中乐道

陈婉玲 - 与时代接轨的教育模式|津中乐道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