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溢欣 - 学好中文|中新学林

2023-09-20 17:31

小时候读书,曾经有过飞黄腾达的想法,深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那时家里400多尺住了6个人,改变生活的信念是支撑夜里读书时光的精神力量。后来从大学再到研究院毕业,当初的信念或多或少成真了,但教学的时间越长,面对的学生越多,才对读书是为了甚么有更真切的了解。

飞黄腾达,说的也许是很多年前的香港故事。那个还不是人人拥有大学学位的旧时代,一纸证书的确能够令人平步青云。多年后的今天,不但大学普及了,物价上涨、人才泛滥、各类知识技能更专门更成熟,刚毕业的同学进入社会,学会求存已然不易,更别说白手兴家了。

难,但不是不可能。只是,创业成功,是否就是读书的价值?金钱是可见的外在条件,但除此之外,读书,再仔细来说,学好中文,当中的价值却又比飞黄腾达更为重要。

语言的无可代替,在于与生活息息相关。一个语文造诣高的人有所修养,出口成文,对于听者而言是享受、是魅力的彰显、是心灵的滋养。机械化的考试不能成就一个人的素养修为,但在准备应试的过程中,通过读书学习、培养兴趣,就能改变一个人的内在修养,让其懂得思考,同时练就灵魂厚度,对生命、世界有所反思。

所以,读《孤独的理由》除了要训练答题思维、技巧,尽量攫取试卷上的分数外,我更希望同学能在文章中明白和理解关于人生孤独的想法。

这是中文,也是文学的价值。所以,在课上教到「如履薄冰」一词,时间仓卒之下我多番压抑,还是会抓紧机会说起那些典故。说起《诗经》、说起《关雎》,说起《诗经.小雅》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出处,说起很多的文化典故。这是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底蕴,丰厚、沉实、有迹可寻而且历历在目。我们的语言都是其来有自,都是日常生活提炼出来的精粹。

只有语言,能够真切打动人心,别忘了那些奋力挣扎的时光里,一句句窝心的说话、警醒的隽语,都是我们一路走来的力量。所以说,学好中文,是人生最不讲求回报,却又回报最大的一件事。电邮:[email protected]


林溢欣
作者为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哲学硕士,中文科补习名师。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3年9月20日教育版专栏「校长有情」。

延伸阅读:

林溢欣 - 领先|中新学林

林溢欣 - 开学日|中新学林

林溢欣 - 付出与收获之后|中新学林

林溢欣 - 星星同学聚会|中新学林

林溢欣 - 谢师宴|中新学林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