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启文、杨子琳 - 我们的暑期作业|视艺师语

2023-09-21 18:47

朱:「往年10月应香港教育大学文化与创意艺术学系之邀,到校替五年级的准毕业生进行视导,因而认识杨子琳老师。今年4月,她邀我作推荐人,5月获得教席,说相约茶聚。6月初,我欧游回港,便相约杨老师一起进行暑期作业。」

杨:「人与人之间的连结与凝聚是在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我和朱校长的第1份作业,是参加香港展能艺术会『艺燃薪』的室内写生:导师请学员以五感,感受四周事物,然后将最深刻的作画,大家自由发挥。在旁的家长及导师亦一起参与,以示鼓励,这不独营造集体创作、互相分享的氛围,更建立学员的自信。」

我们讲完第1份作业,即接续讲第2份。第2份作业是协助朱校长主持「联校教师亲子陶艺班」,创作前,朱校长提醒各人细心观察及感受陶泥的特质。其后由我教授小朋友制作「小黄鸭」,先讲解基本的陶塑技巧,然后进行亲子活动。除「小黄鸭」外,参加者更创作风格各异的动物。

7月,我们与几位「行家」到湾仔的赛马会匡智学校参观陶艺室,当天由何傲天校长亲自介绍陶艺室的设备及相关活动,这便是我们的第3份作业。陶艺室的设计以学生为本,并附清晰的指引。当进入教室后,用具和物品均按顺时针摆放,学生可自行取存。能力较高的高年级学生更可自由进出陶艺室创作,以提升学生自理及自学能力。

何校长称,学校将于9月在PMQ举行「陶家宴客」的展览,届时将展示具香港特色的家常小菜及食品。他称以「家」为题,是希望学生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从多角度探究食物的颜色及形态,用陶泥创作。正如杨秀卓《带个脑返学》一书提及:「教育应从生活出发,一切从感知及关心身边的一事一物开始。」今年9月,我以新入职教师身份参加开学礼,展开教学征途。「冀望教学相长,与新旧同工一起努力,坚守信念,勿忘初心。」

电邮:[email protected]


朱启文、杨子琳
作者分别为香港美术教育协会前执委及会员,荣休校长及视艺科老师。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3年9月21日教育版专栏「学与教」。

延伸阅读:

刘莹 - 真诚乃文艺工作者的条件|视艺师语

陈伟邦 - 留法三剑侠:朱德群之苦行绝艺|视艺师语

梁志芬 - 美术比赛能否让学生得益?|视艺师语

陈伟邦 - 林风眠的艺术贡献|视艺师语

吴崇杰 - 缔造平台|视艺师语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