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志兆 - 阅读《心流》与教育|津中乐道

2023-08-28 18:11

最近阅读《心流》这本心理学的著作,作者研究心流(flow)是如何达至及形成的,其中有甚么条件可以达至这境况呢?为甚么我们需要留意这心理状态呢?甚么生活习惯会容易培养心流的状态呢?这些都是有趣的问题。

心流亦可以解释作畅态,即是人在感到满足及喜悦的心理状态,所谓快乐不知时日过,完全投入当时所身处的环境或手上任务,不论成功失败或回报多少都悠然自得。

当一个人的技能与面对的挑战相称、目标方向清楚、有明确的规则可循、参与者可以掌握自己的表现,都会让人心满意足,愿意付出别人不能理解的努力或代价,对时间的概念也可能会扭曲了。

其中作者提出了一个较特别的观点,就是一个人能否掌控经验品质,最大考验是在独处,即是没有任何外在事物需要集中注意力时的表现。当我们甚么都没有,只剩下一个人时,可以做些甚么呢?夜幕低垂时,我能否安静地认识自我,还是不自觉地找事情来转移注意力呢?

现今社会资讯爆炸、媒体及资讯科技发达、物质生活丰富,这都不是问题。我们须承认这些进步对我们的生活或工作有帮助,但我们更必须要先掌握自我掌控时间及意义的能力,才能好好运用以上的东西;否则,我们从以上外在条件获得的并不是心流,只是空虚得到填补所产生的片刻满足感!

那么,怎样教导学生认识和享受真正「心流」?这可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值得反思的地方!

《圣经》说:「沉默有时,说话有时」(传道书3:7);动静之间、群居与独处之间……各种取向的平衡是一种智慧!


叶志兆
本栏由香港津贴中学议会校长撰写;本文作者为民生书院校长。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3年8月28日教育版专栏「校长有情」。


延伸阅读:

陈婉玲 - 与时代接轨的教育模式|津中乐道

张美美 - 中学专才教育 开拓青年上流新里程|津中乐道

司徒慧盈 - 多变世代下持守不变的初心|津中乐道

何家欣 - 坚毅迎接人生考场|津中乐道

叶伟仪 - 做人、做事、做学问|津中乐道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