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修略 - 教育为未来|津中乐道

2023-06-19 12:47

本人不谙普通话,初相识的朋友因此猜出了我的年纪。他说,上世纪80年代中,本地学校开始设立普通话科,到了90年代,更成为中小学必修科目,以我的普通话程度,他估计我是在80年代度过学生生涯。

事实上,从1986年开始,普通话科正式设科;到了1998年,成为所有中小学的核心课程。自此,年轻一代中再难找到普通话比我说得更差的。当然,我不是在找藉口,而是令我切身感受到,中小学是年轻人学习的黄金期,学校提供甚么教学内容,的的确确十分重要。

近年,社会涌现与资料科技相关的议题——「电子加密货币」、「元宇宙」、「网上骗案」、「虚假讯息」、「网上欺凌」、「ChatGPT」、「的士司机不懂申请车辆贴」、「AI淘汰传统行业」等,层出不穷。

幸好,本港早在80年代引入了电脑科。自1998年起,教育局制定资讯科技教育策略,积极鼓励学校将资讯科技融入学与教当中,学生更可善用资讯科技提升自主学习成效。

课程中,除了重点教授资讯科技的技巧外,教育局更在2018年制定了《香港学生资讯素养》学习架构,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及运用态度的教育,有助学生适当地面对及处理资讯科技衍生出来的道德问题,减少网上骗案、网上欺凌等情况的出现。

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对个人、对整个社会同样重要,课程内容编排十分关键,为莘莘学子提供合适的学习内容,当中必须包括前瞻性。普通话及资讯科技教育同样早在80年代开始引入中小学课程内,这些策划,不但帮助学生将相关技能应用在学习及生活上,亦为他们日后适应社会、发展事业、服务社群作好准备。


周修略
本栏由香港津贴中学议会校长撰写;本文作者为厂商会中学校长。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3年6月19日教育版专栏「校长有情」。


延伸阅读:

甄霭龄 - 浅谈AI教学应用|津中乐道

陈得南 - 从心欣赏:考绩的专业交流|津中乐道

李伊莹 - 两文三语教育的再思|津中乐道

陈慧韵 - 共赢之路 花开满途|津中乐道

严志成 - 爱与关怀|津中乐道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