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霭龄 - 浅谈AI教学应用|津中乐道

2023-06-12 12:46

最近,人工智能(AI)在学界的影响成为热烘烘的讨论,不同的教学组织及机构都纷纷以AI生成为主题举办研讨会,讨论焦点随着技术的快速演进由如何抵挡它的冲击到如何与它共生,目标都是指向如何提升教与学的效能。

我近期与本校中国历史科主任卢老师探讨,如何利用AI工具应用于教学的实践,以下抛砖引玉,分享他的试验,冀激发更多创新的教学应用点子。

理解抽象概念:利用AI图像生成工具(如Stable Diffusion、Midjourney等)将抽象概念图像化,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及印象,并引导学生发现作品的优劣取决于输入指令的精确度。

搜寻及查核资料:利用模拟真人对话AI程式(如ChatGPT、Bing AI Chat、Sage等)回答资料题,指导学生输入资料和指令,取得答案并作评改,培养学生运用AI程式需要审核的基本态度。

理解不同持份者的立场与观点:就地区性或国际性议题,指导学生利用AI生成工具完成学习任务,如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辩论、国际会议的发言等。

未来,本校将参与「ChatGPT机械人写作训练系统」研究,探讨学生利用AI生成工具提升写作能力的效果,期望日后能为不同能力的学生提供更适切的学习计画。

事实上,要促使AI成为学生学习上的助力,学校要特别强化以下几方面︰1.提升学生的资讯素养,尤其是使用AI的基本态度;2.授之以渔,指导学生如何善用AI学习,值得参考教育大学所采取的「6-P教学取向」,按校情再作调整;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运用「学时」的概念,在课堂内外规划善用AI的学习活动。

我相信更具影响力的莫过于教师专业交流,通过校内外同工互相分享、交流更多创新的教学点子,以提升教学的质量,将为教育界带来更大的裨益。


甄霭龄
本栏由香港津贴中学议会校长撰写;本文作者为中华基督教会谭李丽芬纪念中学校长。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3年6月12日教育版专栏「校长有情」。


延伸阅读:

陈得南 - 从心欣赏:考绩的专业交流|津中乐道

李伊莹 - 两文三语教育的再思|津中乐道

陈慧韵 - 共赢之路 花开满途|津中乐道

严志成 - 爱与关怀|津中乐道

陈俊平 - 对「创新」的反思|津中乐道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