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浩权 - 浅谈预防教育法|津中乐道

2023-04-17 12:36

常言道学校是学生的第2个家,每个上课天,学生在校时间长达8至9小时,因此,家的氛围对学生成长尤为重要。慈幼会以「预防教育法」为办学原则,本文将浅谈师长、家长和校友如何以此建立学生第2个家。

慈幼会预防教育法是由会祖圣若望鲍思高提倡,「爱」是预防教育法的心脏,强调师生要保持亦师亦友的关系,经常在学生身边「临在」,提携、鼓励和关心他们。我们会通过不同的活动,培育学生成长。

学校建校95年,校友网络庞大,而且热心回馈母校,例如较年轻的校友每年都跟升学就业组的老师合作,举办升学讲座,向学弟提供最新的升学资讯;较年长的校友,多为业界翘楚,为学弟提供多元难得的工作体验机会;由香港远至海外都有。退休后的校友仍悉心诱导学弟,替他们补习,风雨不改。此外,校友会每年都积极参与奖学金申请人的遴选工作,可谓出钱又出力。

每年,老师和家长会筹备暑期说话技巧训练班,由校友负责训练高中同学的说话技巧,表现良好的同学会随即负责迎新家长会的主持工作,一展所长。往年受疫情所困,神长、家长、校友及老师一同录制了毕业班打气片段;今年他们更首次为毕业班学生下厨,以午餐传递祝福与爱心,场面既温馨又欢乐。

慈幼会预防教育法强调「忘记你施于别人的恩惠,受了别人的恩赐,却不可遗忘」。神长老师言传身教,学生沐浴在这氛围下,对学校的归属感慢慢就建立了。学生喜欢学校,不止是他在这个地方得到包容接纳、在这个的地方得到欢乐,最重要是他可以对这个地方作出贡献。

学生毕业后成为校友,部分成为家长、老师,跟其他持份者以不同的形式回馈学校,每次筹办活动同时亦是给予自己检讨进步的机会,反省我们日常能否做到负责、忘我和谦虚。我想这就是「教学相长」、这就是「共赢」。


易浩权
本栏由香港津贴中学议会校长撰写;本文作者为圣类斯中学校长。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3年4月17日教育版专栏「校长有情」。


延伸阅读:

薛昌华 - 艺术氛围|津中乐道

区国年 - STEAM教育再思|津中乐道

邓文伟 - VUCA时代下的领导力|津中乐道

张丰 - 应用学习处处见 多元共赢路路通|津中乐道

蔡康年 - 视障马拉松运动员|津中乐道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