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加学费有理据 社会应理性看待

2024-06-20 00:00

本港8家资助大学27年来未有调整学费,在财赤高企下,港府已多次表示有意加学费,最新消息指教育局计划明年起连续3年上调学费,每年加幅约5%至9%。加学费会增加学生及家长经济负担,难免引起一定反对声音,但平情而论,大学如此长时间没上调学费,加上库房入不敷支,加学费是有实际需要,而有经济困难的学生可申请学费贷款,并不会影响升学。
循序渐进加学费较易受落

资助大学培训一名学生的成本至少要120万元,因政府在学费上作出补贴,现时每年学费为42100元,只能收回成本约13%,意味若要收足成本,每年学费应是323846元。可是,大学学费自1997年以来一直没有调整过,期间通胀上升近40%。在经济好景时,库房水浸,公众对冻结学费来培育未来社会栋梁并无异议,但现时政府面对千亿元财赤,出于灭赤需要,并以用者自付原则提出加学费,做法是合情合理,有理有据。

事实上,当局早在1991年便已将大学学费收回比率订在18%,即收回学士学位课程18%经常费用,但至今仍未达标,现在政府将收回成本率仍维持在18%,意味每年学费最终要增至58292元,即升幅逾38%。不过,当局会顾及家长和学生的承受能力,无意一步到位,而是采取循序渐进手段落实,计划明年起分3年上调学费,初步倾向首年加至少5%,之后两年逐年增加,让家长和学生较易接受,即使连续3年加学费,仍远远未达18%目标。

本港大学学费看似很贵,但若用国际大学的标准来衡量,却并不算高昂。英国大学跟香港一样采用划一学费,当地公民学费介乎9250镑至11100镑(91842港元至逾11万港元),国际学生学费则介乎12500镑至35000镑(逾12.4万至逾34.7万港元)。至于新加坡大学学费,则按公民、永久居民和国际学生的身份,以及所报读的科目收费,文科商科学费最便宜,医科和牙科学费最贵,以致出现公民学费介乎8250坡元至30200坡元(47688港元至约17.5万港元),永久居民学费11550坡元至44900坡元(66763港元至约26万港元),国际学生则是17965坡元至69588坡元(10.4万至40万港元)。

此外,香港锐意发展成国际高等教育枢纽,新学年将8大院校的非本地生学额加倍至40%,扩容不止涉及招生,还涉及扩建校园设施、增聘海内外知名学者和教授,需要投入更多财政资源。政府面对财赤,难以对8大额外增加资源,而学费作为大学其中一个主要经费来源,加学费遂成增加营运收入的最有效方法,当然大学也应适度调拨储备协助当局建设国际教育枢纽,以减低政府的财政支出压力。

大学要开源,其实可认真检讨现时划一学费的做法,改行分科收费制度,与美国、澳洲、新加坡看齐。不同学科课程的成本各有不同,以实验为主的理科、医科和牙科成本较高,过往担心这些学科收取较高学费,难吸引学生修读,但事实是医科、牙科、物理治理科是最多人想报读却是最难获得录取的「神科」。当前以科学、科技、工程、艺术和数学(STEAM)为核心的教育成为主流,越来越多学生修读与理科和数学相关科目,当局是时候因应现实环境需要,考虑按不同学科成本收学费。
免息贷款助清贫学生升学

大学加学费对一些基层学生和家长造成压力,但这并不成为反对加学费的藉口,因学生可向学生资助办事处申请学费助学金、免入息审查贷款,减轻学费和生活费负担,相信当局届时也会提高资助及贷款金额。只要学生不是大花筒,毕业后找到工作,分期摊还,学贷不会变学债。

因此,大学是有合理理由加学费,冀社会理性看待和接受,而本港有6间资助大学的科研和学术地位备受国际认可,即使加学费仍比英澳美等留学大国便宜,相信仍会吸引海内外学生来港升学。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