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订整全照顾者政策 免伦常惨剧常态化

2023-05-30 00:00

屯门日前发生「以老护残」的伦常悲剧,年老父亲有感身体日差,企图谋杀患脑病的残疾女儿后上吊自杀,令人再度关注照顾者长期缺乏支援下所积累的精神压力爆煲问题。港府须尽快优化系列支援措施,并制订整全照顾者政策,让照顾者求助有门,不会一时想歪而做出傻事。
乏支援身心俱疲易爆煲

屯门伦常悲剧并非冰山一角,本月中旬美孚新邨便发生86岁老翁与59岁患有糖尿病残疾女儿互相照顾倒毙家中事件,去年更发生5宗「以老护残」、「以残护老」或「以老护老」演变成「以亲杀亲」惨剧,当中最轰动是慈乐邨一对年迈夫妇用铁锤扑死长期患病的女儿,以及湾仔一名男子刺死长期卧的老父后纵火自杀。

虎毒不吃儿,为何慈父可狠下毒手杀女,儿子忍心弑父,说穿了是老弱病残互相长期照顾,缺乏支援所致。本港人口老化问题日益严重,去年65岁或以上长者多达152万,占整体人口20%,当中有23万人需要家人长期照顾,可是并非每个基层家庭有经济能力雇用女佣,只能靠配偶或子女照顾,而很多照顾者又要兼顾工作,以致长期缺乏休息,又面对入不敷支的问题,不堪压力和焦虑,在身心俱疲下做出傻事。

对照顾者和被照顾者来说,入住资助院舍是最佳解决方法,然而现实是院舍宿位严重不足,轮候时间动辄要两年。面对照顾者相依相杀事件频生,政府应对方法仍是以经济援助作为主要手段,将于10月起将两项低收入照顾者生活津贴恒常化,津贴金额由2400元增至3000元,并准备设立照顾者支援专綫,以及增加暂托名额。

表面上,政府重视并着手解决问题,但实际上所提供的支援力度仍不足。首先,照顾者生活津贴金额大增25%,但名额仅1万个,而全港至少有30万名照顾者,可谓僧多粥少。面对物价上涨,所增加的津贴聊胜于无,可用来帮补买纸尿片、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但不足以为在职照顾者提供足够经济援助,因其每天要在寓所、办公室、长者居所之间穿梭往来,每天交通费不菲,若长者要到医院覆诊,不但要请假,出入更需要搭的士,成本相当高昂。

社署为长者提供的240个指定日间暂托名额和330个指定住宿暂托宿位,对逾30万照顾者而言实属杯水车薪。至于建立照顾者支援专綫提出大半年,仍处于投标阶段,能否赶及10月启用也成疑,在在反映当局仍在叹慢板。
一站式支援缔喘息空间

当局不是没有为照顾者提供支援,但措施流于零碎,欠缺统筹。因此,政府宜统合资源,做好协调分工角色,考虑在各区设立照顾者支援中心,而中心须与衞生署诊所、社署、房署及其他非牟利机构紧密联系,提供一站式支援。例如当照顾者生病或感到吃力,致电求助,中心能提供上门、暂托、陪诊及转介服务等应急支援,既可让照顾者有喘息空间,纾解压力,也有助社工更易找出高危照顾者,并提供适当心理辅导,让其认识到自己并非孤立无援。

由于很多照顾者不知相关支援服务存在,反映当局宣传工作不到位,有必要改变策略,主动出击,透过社福机构、房署和各区关爱队加强外展工作,参与为独居长者派饭和家访,让其感到关怀,愿意主动跟社工、关爱队成员倾诉心事。

在移民潮下,有大批市民遗下年迈父母,举家远走他乡,可预见「以老护老」或「以老护残」问题将日趋严峻,政府宜尽早制订整全照顾者政策,更有效统筹资源和社会力量,帮助照顾者及被照顾者,以免伦常惨剧常态化。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